上一篇
html字体对照
- 行业动态
- 2025-05-09
- 8
HTML中通过`
标签(已弃用)或CSS的
font-family`属性设置字体,如宋体(SimSun)、黑体(SimHei)、微软雅黑(Microsoft YaHei)
HTML字体基础标签与CSS属性对照
类别 | HTML标签 | CSS属性 | 说明 |
---|---|---|---|
字体类型 | <font face="Arial"> | font-family: Arial; | HTML标签已废弃,推荐使用CSS属性,CSS可定义多个备选字体(如:font-family: Arial, sans-serif; )。 |
字体大小 | <font size="4"> | font-size: 16px; | HTML标签的size 值为1-7,对应固定像素值;CSS支持精确单位(px/em/rem/%)。 |
字体颜色 | <font color="#333"> | color: #333; | HTML标签已废弃,CSS属性更灵活,支持命名色、十六进制、RGB/RGBA等格式。 |
字体粗细 | <b> (物理样式) | font-weight: bold; | HTML标签为物理样式,CSS属性逻辑更清晰,支持数值(100-900)或关键字。 |
字体样式 | <i> (斜体) | font-style: italic; | CSS属性可组合使用(如:font-style: oblique; )。 |
字体加载与引入方式对比
方式 | 本地字体 | 网络字体(@font-face) | Google Fonts(外链) |
---|---|---|---|
语法示例 | @font-face { src: url('font.woff2'); } | @font-face { ... } + 配合font-family | <link href="https://fonts.googleapis.com/css?family=Roboto" rel="stylesheet"> |
适用场景 | 自定义字体文件(需服务器支持) | 跨域加载特殊字体 | 快速引用主流字体(依赖CDN) |
性能优化 | 可设置unicode-range 限制字符范围 | 支持字体格式压缩(如.woff2) | 异步加载(rel="preconnect" ) |
字体兼容性与跨平台问题
问题 | 现象 | 解决方案 |
---|---|---|
字体未显示 | 指定字体名称错误或系统未安装 | 检查字体名称拼写; 提供通用备选字体(如 sans-serif );使用网络字体。 |
移动端适配 | 像素密度差异导致模糊 | 使用rem 单位;启用 viewport 缩放;选择支持HiDPI的字体格式(如.woff2)。 |
中文字体兼容性 | 部分英文字体不支持中文 | 优先使用中文友好的字体(如PingFang SC );通过 unicode-range 加载中文字符。 |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为什么CSS设置了font-family
但字体没有生效?
解答:
可能原因:
- 字体名称拼写错误(如
Arial
误写为Arial
); - 系统未安装指定字体,且未提供备选方案;
- 字体文件路径错误(使用
@font-face
时)。
解决方法:
- 检查字体名称是否准确;
- 在
font-family
中添加通用字体族(如serif
/sans-serif
); - 确认字体文件路径或网络链接有效。
问题2:如何优化网页字体加载速度?
解答:
优化策略:
- 精简字体文件:使用子集工具(如Font Squirrel)仅保留所需字符;
- 压缩字体格式:优先使用
.woff2
格式(体积小、支持广泛); - 异步加载:通过
rel="preconnect"
或rel="preload"
提前加载关键字体; - 限制字符范围:通过
unicode-range
仅加载必要字符(如中文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