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按需确定批量法计算方法
- 行业动态
- 2025-05-13
- 1
按需确定批量法需先分析需求特性,依据生产/采购周期、成本波动及库存容量,通过经济批量模型或动态仿真测算最优批次,结合资源约束灵活调整,实现效益最大化,(boxed{})
基本原理
按需确定批量法是一种动态调整生产或采购批量的方法,其核心是根据实际需求、成本结构及约束条件,计算最优批量以平衡库存持有成本与订货/生产成本,与传统固定批量法不同,它允许批量随需求波动或成本变化而调整,适用于需求不稳定或成本参数动态变化的场景。
计算步骤
收集需求与成本数据
- 需求量(D):未来周期内的总需求(单位:件/月)。
- 订货成本(S):每次订货的固定成本(如物流费、人工费)。
- 持有成本(H):单位物品每月的库存持有成本(如仓储费、资金占用成本)。
- 生产/采购成本(C):单位物品的生产成本或采购价格(可选,若需考虑总成本)。
计算经济订货量(EOQ)
若需求稳定且无折扣,可直接使用经典EOQ公式:
[
EOQ = sqrt{frac{2DS}{H}}
]
但按需确定批量法需结合动态需求与成本调整。动态调整批量
- 需求波动时:将总需求按时间分段(如周/月),计算每段的EOQ并累加。
- 成本变化时:重新计算不同成本下的EOQ,选择总成本最低的批量组合。
参数说明与公式
参数 | 定义 | 公式/说明 |
---|---|---|
( D ) | 总需求量 | 根据历史数据或预测确定 |
( S ) | 单次订货成本 | 固定值(如500元/次) |
( H ) | 单位持有成本 | ( H = h times C )(( h )为持有费率) |
( C ) | 单位生产成本/采购价 | 可变值(如100元/件) |
总成本 | 订货成本+持有成本+采购成本 | ( TC = frac{D}{Q} times S + frac{Q}{2} times H + D times C ) |
案例分析
场景:某产品月需求500件,订货成本200元/次,单位持有成本10元/件·月,采购价50元/件。
步骤 | 结果 | |
---|---|---|
计算EOQ | ( EOQ = sqrt{frac{2 times 500 times 200}{10}} ) | ( EOQ = 100 )件/次 |
总成本 | ( TC = frac{500}{100} times 200 + frac{100}{2} times 10 + 500 times 50 ) | ( TC = 2000 + 500 + 25000 = 27500 )元 |
动态调整 | 若需求增至600件,重新计算EOQ | 新EOQ=110件,总成本=28110元 |
关键注意事项
- 需求预测准确性:需结合历史数据或市场趋势修正需求。
- 成本动态变化:若订货成本或持有成本变动(如促销导致采购价下降),需重新计算。
- 约束条件:考虑最小起订量、库存容量、供应周期等限制。
问题与解答
问题1:如果需求波动较大,如何应用按需确定批量法?
解答:将总需求按时间段(如周/月)拆分,分别计算各段的EOQ并累加,某季度需求分别为100件、200件、300件,可分别计算各月EOQ后调整批量,避免单一大批量导致库存积压。
问题2:如何平衡持有成本与订货成本的矛盾?
解答:通过总成本公式 ( TC = frac{D}{Q} times S + frac{Q}{2} times H ) 求导,找到使总成本最小的临界点(即EOQ),当订货成本高时,倾向于增大批量;当持有成本高时,倾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