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H3C负载均衡产品

H3C负载均衡产品高效分流,智能调度,支持多算法,保障高可用与业务连续,内置安全机制,可视化管控,适配多场景需求

H3C负载均衡产品详解

H3C(新华三)负载均衡产品是企业级网络架构中用于流量分配、业务优化和高可用保障的核心设备,广泛应用于金融、互联网、医疗、教育等行业,其产品线覆盖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数据中心的不同需求,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智能化特性,以下是H3C负载均衡产品的技术解析与选型指南。


H3C负载均衡产品线

H3C负载均衡产品主要分为以下系列:
| 产品系列 | 定位 | 典型型号 | 适用场景 |
|———————|————————-|———————–|———————————-|
| SecPath LTM系列 | 中高端企业级负载均衡 | LTM 1000/2000/3000 | 企业数据中心、大型园区网 |
| SecPath M9000系列| 高端多业务负载均衡 | M9008/M9016 | 运营商级数据中心、超大规模集群 |
| SecPath M6000系列| 中端多功能负载均衡 | M6000/M6000-X | 中小型数据中心、分支机构 |
| CAS云原生负载均衡| 软件定义负载均衡 | CAS 3.0/CAS-SDN | 云环境、虚拟化平台、容器编排 |


核心功能与技术特点

  1. 智能流量调度

    • 调度算法:支持轮询(Round Robin)、加权轮询、最小连接数、源IP哈希、自定义规则等。
    • 全局负载均衡:跨地域流量分配(GSLB),支持DNS联动和链路质量感知。
    • 动态适配:根据服务器健康状态、响应时间自动调整流量分配。
  2. 健康检查与容灾

    • 健康检查:支持TCP/HTTP/HTTPS/UDP等协议的主动/被动检测,间隔可配置。
    • 故障切换:服务器宕机时自动将流量转移至备用节点,切换时间<1秒。
    • 会话保持:基于Cookie、URL、IP地址等实现会话粘性,保障用户体验。
  3. 应用层优化

    • SSL卸载:硬件加速SSL/TLS加密,降低后端服务器计算压力。
    • 压缩与缓存:支持GZIP压缩、HTTP缓存,减少带宽占用和延迟。
    • Web应用防护:集成防DDoS、防CC攻击、URL过滤等功能。
  4. 高可靠性设计

    • 冗余部署:支持主备模式(Active-Standby)和双活模式(Active-Active)。
    • 硬件冗余:关键部件(电源、风扇、链路)热插拔,故障无中断。
    • 数据同步:配置信息、会话表实时同步,避免单点故障。
  5. 云原生与自动化

    • CAS虚拟化版本:支持KVM、VMware、OpenStack等虚拟化平台,无缝对接容器编排系统(如Kubernetes)。
    • API开放:提供RESTful API,支持与Ansible、Zabbix等自动化工具集成。

型号对比与选型建议

维度 LTM系列 M9000系列 M6000系列 CAS云原生
最大并发连接数 10万~50万 100万+ 5万~20万 依赖宿主资源
吞吐量(Mbps) 2G~10G 40G+ 1G~5G 虚拟化环境限制
部署模式 硬件设备/虚拟化 硬件设备 硬件设备/虚拟化 纯软件/容器
高级功能 SSL卸载、GSLB 多维流量分析、DPI 基础负载均衡 SDN联动、弹性伸缩
典型成本 中高 高(运营商级) 中低 低(按订阅或授权)

选型建议

  • 中小型企业/分支办公:M6000系列或CAS虚拟化版,性价比高。
  • 大型企业数据中心:LTM系列,平衡性能与成本。
  • 运营商/超大规模集群:M9000系列,支持高密度流量和复杂策略。
  • 云环境/容器化场景:CAS云原生版,灵活扩展。

H3C负载均衡的优势

  1. 国产化适配:兼容鲲鹏、海光等国产芯片,支持统信UOS、麒麟等国产操作系统。
  2. 可视化管理:Web界面支持拓扑图、流量统计、实时监控,支持第三方监控系统对接。
  3. 节能高效:部分型号支持绿色节能模式,非高峰时段自动降低功耗。
  4. 生态融合:与H3C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支持AD-CAMS智能管理。

典型应用场景

  1. 多数据中心流量调度:通过GSLB实现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数据中心的流量智能分配。
  2. 电商大促峰值保障:瞬秒活动期间,负载均衡动态扩展后端服务器,SSL卸载降低延迟。
  3. 医疗影像传输优化:PACS系统通过负载均衡实现DICOM文件的高速分发与冗余存储。
  4. 容器化微服务治理:CAS与Kubernetes集成,自动发现服务实例并分配流量。

FAQs

Q1:H3C负载均衡如何应对突发流量高峰?
A1: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 弹性扩容:CAS云原生版支持按需横向扩展,硬件设备可通过集群模式分担压力。
  • 连接复用:启用持久连接(Keep-Alive)减少新建连接开销。
  • 缓存加速:对静态内容(如图片、CSS)启用缓存,降低后端带宽需求。

Q2:如何判断负载均衡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A2:需评估以下指标:

  1. 并发连接数:根据业务峰值的在线用户数选择(如1万用户需至少5万并发连接)。
  2. 吞吐量:计算业务带宽需求(如视频流需≥10Gbps吞吐量)。
  3. 新建连接速率:高并发场景(如抢红包)需≥10万CPS(每秒新建连接数)。
  4. SSL处理能力:加密流量占比高时,优先选择硬件SSL卸载能力强的设备
H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