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存储器

F1系列PLC内部存储器分为系统区和用户区,系统区存监控程序、硬件参数及实时数据;用户区含用户程序、I/O状态、定时器/计数器当前值等运行时

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存储器详解

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内部存储器是实现逻辑控制、数据处理和程序存储的核心部件,其存储器分为多种类型,分别用于存储用户程序、运行时数据、系统参数等,以下从功能、类型、地址分配等角度进行详细说明。


存储器分类与功能

存储类型 功能描述 典型用途 是否断电保持
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储PLC固件(操作系统、指令集、驱动代码等)。 系统运行基础,用户不可修改。 是(ROM/Flash)
用户程序存储器 存储用户编写的控制程序(如梯形图、指令表)。 程序开发与执行。 是(EEPROM/Flash)
数据存储器 存储运行时临时数据(输入/输出状态、中间继电器状态、定时器/计数器当前值等)。 逻辑运算、数据交互。 否(RAM)
参数存储区 存储用户配置的参数(如I/O地址映射、通信波特率、定时器预设值等)。 系统初始化与功能定制。 是(EEPROM)
掉电保持区 存储需断电保持的数据(如累计脉冲数、某些标志位状态)。 关键数据保护。 是(需电池供电)

存储器地址分配与访问

F1系列PLC采用统一地址空间管理存储器,典型分配如下:

存储区域 地址范围 访问方式 示例
系统程序区 0x0000~0x7FFF 只读,用户不可写入 读取系统状态字(如0x0001)
用户程序区 0x8000~0xFFFF 读写,可下载或修改程序 写入梯形图指令至0x8005
数据存储区(RAM) 0x10000~0x1FFFFF 读写,掉电丢失 存储中间变量(如0x10010)
参数存储区(EEPROM) 0x20000~0x2FFFF 读写,断电保持 设置通信参数至0x20005
掉电保持区(Battery) 0x30000~0x3FFFF 读写,需电池供电保持 存储脉冲计数器值至0x30010

关键特性与注意事项

  1. 易失性存储(RAM)

    f1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存储器  第1张

    • 用于临时数据存储(如输入映像区、输出映像区)。
    • 断电后数据丢失,需定期保存关键数据至掉电保持区。
  2. 非易失性存储(EEPROM/Flash)

    • 存储用户程序、参数,可长期保存。
    • 写入次数有限(如EEPROM约10万次),需避免频繁修改。
  3. 电池保持机制

    • 掉电保持区依赖后备电池供电,电池寿命通常为2~5年。
    • 电池失效可能导致数据丢失,需定期更换。
  4. 存储容量限制

    • F1系列典型内存容量:程序区≤32KB,数据区≤16KB。
    • 复杂程序需优化存储空间(如复用变量、精简逻辑)。

应用实例

场景:控制流水线电机启停,并记录运行次数。

  1. 用户程序存储:梯形图程序写入地址0x8000~0x80FF。
  2. 数据存储:电机状态暂存于RAM地址0x10001。
  3. 掉电保持:运行次数累加值存储于0x30005,需电池供电。
  4. 参数配置:I/O地址映射表写入EEPROM地址0x20010。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F1系列PLC的“掉电保持区”如何确保数据不丢失?

解答:掉电保持区通过内置锂电池(或超级电容)供电,在主电源断电时维持存储器电压,典型续航时间≥200小时,用户需定期检查电池状态并更换。

问题2:用户程序存储区与数据存储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解答

  • 用户程序存储区:存储编译后的控制程序(如梯形图、指令表),断电后通过Flash/EEPROM永久保存。
  • 数据存储区:存储运行时动态数据(如I/O状态、定时器值),仅在上电期间有效,断电后内容丢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