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如何正确绘制存储器读周期时序图中的其他引脚时序信号?
- 行业动态
- 2025-04-26
- 2211
存储器读周期中需补充的引脚信号包括片选(CS)、输出使能(OE)的时序关系,CS应在地址稳定后有效,OE在数据输出前激活,二者需保持足够低电平确保数据稳定传输,读写控制(WE)保持高电平,地址/数据总线需满足建立保持时间要求,时钟信号需与各控制信号严格同步。
存储器读周期时序信号详解
在数字系统中,存储器读周期的时序设计直接影响数据读取的稳定性和系统性能,若已知部分时序图,补充其他引脚的信号需结合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标准协议展开,以下是关键引脚信号的时序分析及设计要点,适用于SRAM、DRAM或Flash等常见存储器。
关键引脚及时序信号解析
地址总线(Address Bus)
- 作用:传输待读取数据的存储单元地址。
- 时序要求:
- 地址信号需在片选(CS)有效前稳定(建立时间tSU)。
- 地址保持时间(tH)需持续到读周期结束,避免数据冲突。
- 时序图补充:
- 地址线在CS拉低前已稳定(提前tSU),并在整个读周期保持不变。
数据总线(Data Bus)
- 作用:输出存储单元中的数据。
- 时序要求:
- 数据在输出使能(OE)有效后进入有效状态(时间tAA,即地址访问时间)。
- 读取完成后,数据线需恢复高阻态(避免总线冲突)。
- 时序图补充:
- 数据线在OE拉低后的tAA时间内变为有效,OE恢复高电平时数据线返回高阻态。
控制信号组
- 片选(CS,Chip Select):
- 低电平有效,启动存储器工作。
- CS有效后,需保持至少一个读周期时间(tRC)。
- 输出使能(OE,Output Enable):
- 低电平有效,控制数据输出至总线。
- OE的激活需在地址稳定后,延迟时间需满足tOE(OE有效到数据输出)。
- 写使能(WE,Write Enable):
- 读周期中WE保持高电平,避免意外写入。
时钟信号(CLK,可选)
- 同步存储器需时钟上升沿/下降沿触发读取操作。
- 时钟频率需满足最大读周期时间(tRC)要求。
关键时序参数与设计要点
参数 | 定义 | 典型值(示例) | 设计影响 |
---|---|---|---|
tRC | 读周期时间 | 15 ns | 决定最大操作频率 |
tAA | 地址访问时间 | 10 ns | 影响数据有效窗口 |
tOE | OE有效到数据输出延迟 | 5 ns | 控制总线占用时机 |
tSU | 地址/控制信号建立时间 | 3 ns | 确保信号稳定 |
注意事项:
- 信号毛刺:地址或控制信号的抖动可能导致误读,需增加滤波电路。
- 负载匹配:数据总线负载过重可能延长tAA,需使用缓冲器。
- 同步时序:若使用时钟,需满足建立/保持时间(tsetup/thold)。
完整时序图补充示例
假设已知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时序,补充控制信号后:
- CS:在地址稳定前拉低,并在读周期内保持低电平。
- OE:在地址稳定后延迟tOE拉低,数据输出有效后恢复高电平。
- WE:全程保持高电平(读模式)。
- CLK(如有):上升沿触发地址锁存,下降沿触发数据输出。
存储器读周期的完整性依赖地址稳定、控制信号协同、时序参数合规三大要素,设计时需结合数据手册的极限值,并预留安全余量,实际调试中,可通过示波器捕捉信号波形,重点观察tAA和tOE是否达标。
引用说明:
本文参考JEDEC JESD21-C标准及Micron Technology《异步SRAM数据手册》的时序规范,结合实际设计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