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Linux > 正文

怎么安装ArchLinux最省事?

准备启动介质并引导,连接网络后分区格式化磁盘,挂载分区至/mnt,使用pacstrap安装基本系统,生成fstab文件后chroot进入新系统,配置时区、语言和主机名,安装引导程序并设置密码,最后重启进入新安装的Arch Linux系统,需全程手动操作,建议参考官方安装指南。

安装 Arch Linux 详细指南

准备工作

  1. 必备工具

    • 8GB以上U盘(用于制作启动盘)
    • 稳定网络(有线连接更可靠)
    • 备份所有重要数据(安装过程会格式化磁盘)
  2. 下载安装镜像
    访问 Arch Linux 官网 获取最新 ISO 文件,推荐使用磁力链接或镜像站加速下载。

  3. 制作启动盘

    • Windows:使用 Rufus(选择 “DD模式”)
    • Linux/macOS:终端执行 dd if=archlinux.iso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sdX 为U盘设备名)
  4. 启动Live环境
    插入U盘 → 开机按 BIOS/UEFI 键(如 F2/Del)→ 选择U盘启动 → 进入 archiso 命令行界面


安装流程

第一步:连接网络

# 有线网络(自动获取IP)
dhcpcd
# 无线网络(需手动连接)
iwctl                           # 进入交互工具
station wlan0 scan              # 扫描网络
station wlan0 connect SSID      # 替换SSID为WiFi名称
exit                            # 返回终端
ping archlinux.org -c 3         # 测试网络

第二步:更新系统时间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timedatectl status              # 验证时间同步

第三步:磁盘分区

  1. 查看磁盘

    fdisk -l                     # 确认磁盘标识(如 /dev/nvme0n1)
  2. 分区方案(示例)
    | 挂载点 | 分区类型 | 大小 | 文件系统 |
    |——–|———-|———-|———-|
    | /boot | EFI | 512MB | FAT32 |
    | / | Linux | 剩余空间 | ext4 |
    | swap | Swap | ≥RAM大小 | swap |

    怎么安装ArchLinux最省事?  第1张

  3. 使用工具分区

    cfdisk /dev/nvme0n1          # 图形化分区工具
    • 按方案创建分区 → 写入更改(Write
  4. 格式化分区

    mkfs.fat -F32 /dev/nvme0n1p1 # EFI分区
    mkfs.ext4 /dev/nvme0n1p2     # 根分区
    mkswap /dev/nvme0n1p3        # Swap分区
    swapon /dev/nvme0n1p3        # 启用Swap

第四步:挂载与安装

# 挂载根分区
mount /dev/nvme0n1p2 /mnt
# 创建EFI目录并挂载
mkdir /mnt/boot
mount /dev/nvme0n1p1 /mnt/boot
# 安装基础系统
pacstrap /mnt base linux linux-firmware vim sudo

第五步:生成 fstab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cat /mnt/etc/fstab              # 检查是否正确

第六步:Chroot 到新系统

arch-chroot /mnt

第七步:系统配置

  1. 时区与本地化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hwclock --systohc
    vim /etc/locale.gen           # 取消注释 en_US.UTF-8 和 zh_CN.UTF-8
    locale-gen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2. 网络配置

    echo "myhost" > /etc/hostname # 替换 myhost 为主机名
    vim /etc/hosts                # 添加:
                                  # 127.0.0.1 localhost
                                  # ::1 localhost
                                  # 127.0.1.1 myhost.localdomain myhost
  3. Root密码与用户

    passwd                        # 设置root密码
    useradd -m -G wheel username  # 创建新用户
    passwd username               # 设置用户密码
  4. 启用sudo权限

    vim /etc/sudoers              # 取消注释:
                                  # %wheel ALL=(ALL) ALL

第八步:安装引导程序

# UEFI系统(推荐)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 --bootloader-id=GRU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 BIOS系统
pacman -S grub
grub-install /dev/nvme0n1       # 注意使用磁盘名而非分区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第九步:重启系统

exit                            # 退出chroot
umount -R /mnt                  # 卸载分区
reboot                          # 重启后移除U盘

安装后配置

  1. 连接网络

    systemctl start dhcpcd       # 有线
    iwctl                         # 无线(同安装步骤)
  2. 安装图形界面(可选)

    sudo pacman -S xorg gnome     # GNOME示例
    sudo systemctl enable gdm
  3. 更新系统

    sudo pacman -Syu
  4. 常用工具

    sudo pacman -S git openssh networkmanager
    sudo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注意事项

  • 官方文档优先:遇到问题务必查阅 Arch Wiki
  • 硬件兼容性:NVIDIA显卡需安装 nvidia 驱动,笔记本注意电源管理
  • 数据安全:操作分区前确认设备标识符,避免误格式化
  • 备份恢复:建议使用 Timeshift 定期备份

引用说明 参考 Arch Linux 官方安装指南 和 Arch Wiki 最佳实践,遵循 GPL 协议,硬件配置建议参考制造商文档,磁盘分区方案依据系统需求调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