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机 > 正文

装Linux需改BIOS设置?

安装Linux前需进入BIOS/UEFI设置,通常需关闭Secure Boot、启用Legacy/CSM或UEFI支持(视情况而定),并调整启动顺序将安装介质(如U盘/DVD)设为第一启动项,以确保系统兼容性和顺利引导安装程序。

好的,这是一篇为您准备的详细文章,专注于物理机安装 Linux 时 BIOS/UEFI 设置修改的必要性和方法,符合您的要求:


为什么在物理机上安装 Linux 通常需要修改 BIOS/UEFI 设置?

在物理机(即真实的电脑硬件,而非虚拟机)上安装 Linux 操作系统时,进入并修改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或 UEFI(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现代 BIOS 的替代者)设置,往往是成功安装和启动的关键第一步,这并非 Linux 系统的特殊要求,而是因为现代计算机硬件在启动和管理操作系统方面有着复杂的机制,为了确保安装程序能够正确识别硬件、加载自身并最终引导安装好的 Linux 系统,我们需要在 BIOS/UEFI 中进行一些关键的配置调整。

核心需要修改的 BIOS/UEFI 设置项

以下是安装 Linux 时最常需要检查和修改的几个 BIOS/UEFI 设置类别:

装Linux需改BIOS设置?  第1张

  1. 启动顺序 (Boot Order / Boot Priority)

    • 目的: 告诉计算机首先尝试从哪个设备加载操作系统,安装 Linux 时,你需要让电脑优先从包含安装介质的设备启动(通常是 USB 闪存驱动器或 DVD 光驱)。
    • 操作:
      • 进入 BIOS/UEFI 设置界面(通常在开机自检时按 Del, F2, F10, F12Esc 键,具体键位请查看主板或电脑厂商的提示)。
      • 找到类似 Boot, Boot Options, Boot Priority 的菜单。
      • 将你的 USB 设备(名称可能显示为 UEFI: [你的U盘品牌/型号][你的U盘品牌/型号])或 DVD/CD 驱动器 移动到启动顺序列表的最顶端
      • 保存更改并退出(通常是按 F10 键,然后选择 Yes)。
  2. 启动模式 (Boot Mode):UEFI vs Legacy (CSM)

    • 目的: 这是现代安装中最关键的设置之一,它决定了计算机使用哪种固件接口来启动操作系统。
      • UEFI (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现代标准,提供更快的启动速度、更好的安全性(如 Secure Boot)、支持大于 2TB 的硬盘(使用 GPT 分区表)、以及更丰富的图形化设置界面。
      • Legacy BIOS (或 CSM – 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 旧式 BIOS 的模拟模式,主要用于启动为传统 BIOS 设计的旧操作系统(如非常老的 Windows 版本),使用 MBR 分区表。
    • Linux 兼容性: 绝大多数现代 Linux 发行版都完美支持 UEFI 启动,并且强烈推荐使用 UEFI 模式安装,以获得最佳兼容性、性能和安全性。
    • 操作:
      • 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 Boot Mode, Boot Option Filter, UEFI/Legacy Boot 等选项。
      • 首选设置:
        • 选择 UEFI Only (或 UEFI Native),这是最推荐的方式。
        • 如果选项是 UEFI/LegacyBoth,确保 UEFI 选项被优先 或选择 UEFI First
      • 何时考虑 Legacy/CSM:
        • 安装非常古老的 Linux 发行版(不推荐)。
        • 遇到极其特殊或老旧的硬件,无法在 UEFI 模式下正常工作(罕见)。
        • 重要提示: 如果你计划安装双系统(Linux + Windows),Windows 是以 UEFI 模式安装的,Linux 必须也以 UEFI 模式安装,否则会导致启动管理冲突,反之亦然(Windows Legacy 安装对应 Linux Legacy 安装)。
      • 保存更改。
  3. 安全启动 (Secure Boot)

    • 目的: UEFI 的一项安全功能,旨在防止未经授权或反面软件在启动过程中加载,它只允许加载由受信任机构(通常是微软)签名的操作系统引导加载程序。
    • Linux 兼容性:
      • 大多数主流 Linux 发行版(如 Ubuntu, Fedora, openSUSE, Debian, Linux Mint 等)的最新版本已经获得了微软的签名或其引导加载程序(如 Shim)被纳入主板厂商的信任库,这意味着在默认情况下,开启 Secure Boot 也能正常安装和启动这些发行版。
      • 一些较新的、小众的或高度定制的发行版可能尚未获得签名,或者用户自行编译的内核模块可能需要关闭 Secure Boot 才能加载。
    • 操作:
      • 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 Secure Boot 选项(通常在 Security, BootAuthentication 菜单下)。
      • 首选设置(针对主流发行版):
        • 保持 Secure Boot: Enabled,这是最安全的状态,并且现代主流 Linux 都能兼容。
      • 何时需要禁用:
        • 如果你确定要安装的 Linux 发行版明确不支持 Secure Boot(查阅发行版文档)。
        • 在安装过程中遇到与“签名验证失败”相关的错误。
        • 需要加载未签名的内核驱动(模块)。
      • 重要提示: 如果禁用 Secure Boot 进行安装,建议在安装完成并确认系统稳定后,尝试重新启用它,以恢复安全保护,如果系统能正常启动,则保持开启。
      • 保存更改。
  4. 虚拟化技术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 VT-x/AMD-V)

    • 目的: 虽然对 Linux 本身的安装和启动不是必需的,但如果你想在安装好的 Linux 系统中高效地运行虚拟机(例如使用 KVM, VirtualBox, VMware),则必须启用 CPU 的硬件虚拟化支持。
    • 操作:
      • 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类似 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VT-x), Intel VT-d, AMD-V, SVM Mode 的选项,通常位于 Advanced -> CPU ConfigurationChipset 菜单下。
      • 将其设置为 Enabled
      • 保存更改。
  5. SATA 模式 (SATA Operation Mode)

    • 目的: 控制硬盘(SATA SSD/HDD)与主板之间的工作模式。
      • AHCI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标准且推荐的模式,提供最佳性能和对所有现代操作系统(包括 Linux)的原生支持,支持热插拔、NCQ 等高级功能。
      •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用于组建磁盘阵列(需要多块硬盘),除非你明确要配置硬件 RAID,否则不要选此模式。
      • IDE (Legacy) / Compatibility Mode: 旧式模拟模式,性能差,缺乏高级功能。强烈不推荐,仅在极其特殊的老旧硬件兼容问题下才考虑(非常罕见)。
    • Linux 兼容性: Linux 内核内置完善的 AHCI 驱动,选择 RAID 模式有时也能工作(如果控制器被识别为 AHCI),但 IDE 模式通常也能被支持但不推荐。
    • 操作:
      • 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类似 SATA Mode, SATA Configuration, Storage Configuration 的选项(通常在 Advanced -> Storage ConfigurationIntegrated Peripherals 菜单下)。
      • 确保选择 AHCI 模式。
      • 重要警告: 如果在已安装 Windows 的系统上(Windows 默认可能安装在 IDE 模拟模式下)将 SATA 模式从 IDE/RAID 改为 AHCI,会导致 Windows 无法启动(蓝屏),需要在 Windows 内提前修改注册表或进入安全模式加载 AHCI 驱动,对于新安装 Linux 或双系统规划,强烈建议在安装任何系统前就设置为 AHCI
      • 保存更改。

安装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1. 准备安装介质: 使用工具如 Rufus (Windows), balenaEtcher, dd 命令 (Linux/macOS) 或 Ventoy 将 Linux ISO 镜像正确写入 U 盘。注意选择正确的写入模式(如 UEFI:NTFS 或 GPT/UEFI),这通常与你在 BIOS 中选择的启动模式(UEFI/Legacy)需要对应。 Ventoy 通常能自动处理。
  2. 进入 BIOS/UEFI: 重启电脑,在开机自检画面出现时,迅速按指定的键(如 Del, F2, F12)进入设置界面。
  3. 按需修改设置: 根据上述指南,仔细检查和修改:
    • 启动顺序(确保安装介质第一)
    • 启动模式(首选 UEFI Only
    • 安全启动(主流发行版保持 Enabled,有特殊需求再禁用)
    • SATA 模式(设置为 AHCI
    • (可选)启用虚拟化技术(VT-x/AMD-V)
  4. 保存并退出: 保存所有修改(通常按 F10),确认退出,电脑将重启。
  5. 从安装介质启动: 如果启动顺序设置正确,电脑会自动从你的 USB 或 DVD 启动,加载 Linux 安装程序,有时需要在开机时按一个特定的“启动菜单”键(如 F12, F11, Esc)临时选择启动设备。
  6. 进行安装: 跟随 Linux 安装程序的图形界面或命令行指引进行操作,安装程序通常会检测到你在 BIOS/UEFI 中设置的启动模式(UEFI 或 Legacy)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分区和引导加载程序(如 GRUB)安装。

重要提示与注意事项

  • 备份数据! 修改磁盘分区(在安装过程中)有风险,在开始安装前,务必备份硬盘上所有重要数据。
  • 查阅文档: 不同主板/电脑品牌的 BIOS/UEFI 界面布局和选项名称可能差异很大,遇到不确定的选项,查阅你的主板或电脑型号的官方手册是最可靠的方法。
  • 双系统用户特别注意:
    • 启动模式一致: Windows 和 Linux 必须安装在同一启动模式下(同为 UEFI 或同为 Legacy),混合模式会导致其中一个系统无法启动。
    • 分区表一致: UEFI 模式要求硬盘使用 GPT 分区表;Legacy 模式通常使用 MBR 分区表,安装程序通常会处理,但需注意。
    • 引导加载程序: Linux 的 GRUB 通常能很好地检测并添加 Windows 启动项到其菜单中(在 UEFI 模式下尤其成熟)。
  • 遇到问题: 如果安装失败或启动问题,首先回顾 BIOS/UEFI 设置是否正确(特别是启动模式和 Secure Boot),检查安装介质是否制作无误,并查阅特定 Linux 发行版的安装文档和社区支持论坛。

修改 BIOS/UEFI 设置是物理机安装 Linux 不可或缺的准备工作,通过正确配置启动顺序、选择推荐的 UEFI 模式、合理管理安全启动、设置 AHCI 磁盘模式以及按需启用虚拟化技术,你可以为 Linux 安装程序创造一个理想的运行环境,大大提升安装成功的概率和后续系统的稳定性与性能,花些时间仔细配置这些选项,将为你的 Linux 之旅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用说明:

  • 本文中关于 UEFI、Secure Boot、AHCI 等技术的解释和最佳实践,综合参考了主流 Linux 发行版(如 Ubuntu, Fedora, Arch Linux)的官方安装文档和 Wiki 页面,以及硬件制造商(如 Intel, AMD, 主板厂商)的技术规格说明。
  • 对于 Secure Boot 与 Linux 兼容性的描述,基于 Linux 基金会、各发行版社区(如 Ubuntu, Fedora)以及硬件供应商(如主板厂商的 UEFI 实现)在公开文档和讨论中达成的共识与实践经验,具体可参考:
    • Ubuntu Secure Boot: https://ubuntu.com/secureboot (或查阅当前版本文档)
    • Fedora Secure Boot: https://docs.fedoraproject.org/en-US/quick-docs/secure-boot/ (或查阅当前版本文档)
    • Arch Wiki UEFI 页面: https://wiki.archlinux.org/title/Unified_Extensible_Firmware_Interface (包含 Secure Boot 信息)
  • 启动介质制作工具(Rufus, balenaEtcher, Ventoy)的推荐基于其在 Linux 社区中的广泛使用和可靠性验证,请参考各自官方网站获取最新信息和用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