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如何设计高效可靠的存储双活网关拓扑图?
- 行业动态
- 2025-05-02
- 2
存储双活网关通过跨数据中心部署实时同步模块,构建对称式双活架构,支持数据零丢失及业务自动切换,拓扑图中双网关节点通过冗余链路互联,协同仲裁服务器实现故障秒级切换,确保存储服务高可用性和业务连续性。
存储双活网关拓扑图解析
存储双活网关是一种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高可用的核心架构,通过跨数据中心的双活部署,实现数据实时同步与故障自动切换,以下从拓扑结构、组件功能、技术优势及应用场景展开说明。
存储双活网关拓扑图的核心组成
典型的双活网关拓扑包含以下关键组件:
- 存储阵列(双活对)
- 两套独立的存储设备,分别部署于不同数据中心(如生产中心A与灾备中心B)。
- 数据通过实时同步技术(如镜像复制)保持一致性。
- 双活网关(虚拟化层)
- 位于存储前端,负责统一管理存储资源,对外提供逻辑卷服务。
- 实现I/O路径优化、负载均衡和故障切换决策。
- 服务器集群
- 业务服务器通过多路径软件(如PowerPath、DM-MPIO)连接双活网关。
- 支持跨中心访问,确保任意数据中心故障时业务无缝迁移。
- 网络架构
- 同步链路:用于存储阵列间的数据实时复制(需低延迟、高带宽)。
- 心跳链路:检测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状态,触发故障切换机制。
- 前端网络:服务器与双活网关的连接,支持FC-SAN或IP-SAN协议。
![存储双活网关拓扑示意图(文字描述)]
(注:若需配图,可展示两个数据中心通过双活网关互联,服务器集群通过多路径访问存储资源,网络划分为同步链路、心跳链路和前端网络。)
技术优势与实现原理
- 业务零中断
任一数据中心故障时,双活网关自动将I/O流量切换至存活节点,RTO(恢复时间目标)趋近于零。
- 数据强一致性
采用双写机制或一致性组技术,确保两套存储阵列的数据完全同步。
- 负载均衡
双活网关可动态分配I/O请求至不同存储节点,避免单点性能瓶颈。
- 灵活扩展
支持横向扩展,新增存储节点或数据中心时,拓扑结构无需重构。
典型应用场景
- 金融行业核心系统
银行交易系统、支付平台等对RPO(恢复点目标)要求为0的场景。
- 医疗PACS系统
保障医学影像数据的高可用性,避免因存储故障导致诊疗中断。
- 电商高并发业务
通过双活架构应对大促期间的流量峰值,同时防范数据中心级故障。
部署注意事项
- 网络延迟要求
同步链路的延迟需小于5ms,否则可能影响数据同步效率。
- 硬件兼容性
双活网关需适配主流存储厂商设备(如华为、Dell EMC、IBM)。
- 容灾演练
定期模拟数据中心切换,验证故障恢复流程的可靠性。
参考资料
- 《存储双活技术白皮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2)
- 《业务连续性管理国际标准:ISO 22301》
- 《IBM Spectrum Virtualize双活解决方案指南》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施方案或技术细节,建议咨询专业存储架构团队,或联系厂商获取定制化拓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