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Linux > 正文

电脑如何轻松安装Linux系统?

下载Linux ISO文件并制作启动盘,备份电脑数据,重启进入BIOS/UEFI设置U盘为首选启动项,启动安装程序,按向导选择语言、时区、键盘布局,进行分区(通常选自动或手动分配根目录/和交换空间swap),创建用户账户,确认安装,完成后重启并移除安装介质。

准备阶段: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安装 Linux 系统前,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也能避免数据丢失的风险。

  1. 选择合适的 Linux 发行版 (Distribution):

    • 什么是发行版? Linux 内核本身只是一个核心,不同的组织或社区围绕它打包了不同的软件集合(桌面环境、应用软件、包管理器等),形成了不同的“风味”,这就是发行版。
    • 主流推荐(适合新手):
      • Ubuntu: 最流行、用户友好、社区支持强大、软件生态丰富,适合绝大多数用户。
      • Linux Mint: 基于 Ubuntu,界面更接近 Windows,开箱即用体验极佳,对新手非常友好。
      • Fedora: 技术前沿,采用较新的软件和技术,由 Red Hat 支持,社区活跃,适合想体验最新特性的用户。
      • Pop!_OS: 由 System76 开发,基于 Ubuntu,特别优化了 NVIDIA 显卡支持和生产力工作流,界面现代。
    • 如何选择? 访问这些发行版的官方网站,查看介绍、截图和系统要求,对于首次尝试的用户,Ubuntu 或 Linux Mint 通常是安全且推荐的选择
  2. 检查系统兼容性:

    • 最低要求: 大多数现代 Linux 发行版对硬件要求不高。
      • CPU: 1 GHz 双核处理器或更高(近 10 年的 CPU 基本都满足)。
      • 内存 (RAM): 至少 2GB(推荐 4GB 或以上以获得流畅体验)。
      • 硬盘空间: 至少 20GB 可用空间(推荐 50GB 或以上,尤其计划安装大量软件或游戏时)。
      • 显卡: 大多数集成显卡(Intel HD Graphics, AMD Radeon)和主流独立显卡(NVIDIA, AMD)都能良好支持,特定显卡(尤其是较新的 NVIDIA)可能需要额外安装驱动。
      • 网络: 安装过程中或之后通常需要网络连接以下载更新和驱动。
    • UEFI/BIOS: 了解你的电脑启动方式是传统的 BIOS 还是现代的 UEFI,这会影响启动盘的制作和安装过程(后面会详述),大多数 2012 年后生产的电脑都使用 UEFI。
  3. 备份重要数据!(绝对关键)

    • 安装过程涉及磁盘分区,操作失误或意外情况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 将你电脑上所有重要的文档、照片、视频、音乐、邮件、浏览器书签等,完整备份到外部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大容量 U 盘)或可靠的云存储服务(如 Google Drive, OneDrive, Dropbox)上。 请确认备份成功且可以访问。
  4. 准备安装介质(启动 U 盘):

    • 你需要:
      • 一个容量至少为 8GBU 盘(建议使用 USB 3.0 以获得更快速度)。注意:制作启动盘会清空 U 盘内所有数据!
      • 一台可以联网的 Windows 或 macOS 电脑(用于下载和制作启动盘)。
    • 步骤:
      1. 下载 Linux 镜像 (ISO 文件): 访问你选择的发行版官方网站(ubuntu.com, linuxmint.com),找到下载页面,选择适合你电脑架构(通常是 64-bit x86_64amd64)的桌面版 ISO 文件进行下载,确保下载来源是官方网站,以保证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性。
      2. 下载 USB 启动盘制作工具: 推荐使用免费、开源、跨平台且可靠的:
        • balenaEtcher (etcher.io): 界面简洁,操作傻瓜化,强烈推荐。
        • Rufus (rufus.ie): 功能强大(尤其对 Windows 用户),能处理复杂的启动模式(BIOS/UEFI)。
      3. 制作启动 U 盘:
        • 插入 U 盘。
        • 运行你下载的启动盘制作工具(如 balenaEtcher)。
        • 在工具中:
          • Select image: 选择你下载好的 Linux ISO 文件。
          • Select drive: 非常关键! 确保选择的是你的 U 盘(仔细核对盘符和容量,选错会格式化其他磁盘!)。
          • Flash! / Start: 点击按钮开始写入,这个过程会持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取决于 ISO 大小和 U 盘速度。
        • 完成后,工具会提示成功,安全弹出 U 盘。
  5. (可选但推荐)创建磁盘空间:

    电脑如何轻松安装Linux系统?  第1张

    • 全新安装(整个硬盘给 Linux): 最简单,适合旧电脑或无需保留原系统的用户,安装程序会自动处理整个硬盘。
    • 双系统安装(与 Windows/macOS 共存):
      • Windows: 在 Windows 中使用“磁盘管理”工具(右键“此电脑”->“管理”->“磁盘管理”)压缩现有分区(通常是 C 盘),为 Linux 腾出足够的未分配空间(50GB 或更多)。不要在此创建新分区! 留作“未分配空间”即可,Linux 安装程序会使用它。
      • macOS: 使用“磁盘工具”调整现有分区大小,为 Linux 留出“可用空间”,具体操作请查阅对应 macOS 版本的指南。

安装阶段:启动与设置

  1. 进入 BIOS/UEFI 设置并设置启动顺序:

    • 关闭电脑。
    • 插入制作好的 Linux 启动 U 盘。
    • 开机,在制造商 Logo(如 Dell, HP, Lenovo, ASUS)出现时,立即反复按特定的功能键进入 BIOS/UEFI 设置界面,常见按键有 F2, F10, F12, Del, Esc 等(具体按键请查阅电脑说明书或搜索“你的电脑品牌型号 + 进入 BIOS/UEFI”)。
    • 在 BIOS/UEFI 设置中找到 “Boot”, “Boot Order”, “Boot Options” 或类似菜单。
    • “USB Storage Device”, “Removable Devices” 或直接显示你的 U 盘名称的选项,移动到启动顺序的首位,保存设置并退出(通常是按 F10 然后选 Yes),电脑会自动重启。
  2. 从 U 盘启动并进入 Live 环境:

    • 电脑重启后,应该会从 U 盘启动,进入 Linux 发行版的启动菜单。
    • 通常会有选项:
      • Try [发行版名] without installing: 进入 Live 环境,这是在不安装的情况下,直接从 U 盘运行 Linux 系统,强烈建议先选择此项!你可以体验系统是否流畅、硬件(声卡、显卡、网卡、Wi-Fi)是否被正确识别驱动,这是测试兼容性的最佳方式。
      • Install [发行版名]: 直接开始安装。
    • 选择 “Try [发行版名] without installing”,等待系统加载到桌面环境。
  3. 启动安装程序:

    • 在 Live 环境的桌面上,你会看到一个明显的图标,名称通常是 “Install [发行版名]”,双击它启动安装向导。
  4. 安装向导设置:

    • 安装向导通常是图形化的,步骤清晰,以下是关键步骤:
      • 选择语言: 选择你熟悉的语言,后续安装界面和系统语言将基于此(之后可改)。
      • 键盘布局: 选择你的键盘布局(通常是默认的或根据区域选择)。
      • 连接网络(可选但推荐): Live 环境中网络(有线/Wi-Fi)已自动连接最好,如果没连,建议此时连接,以便安装过程中下载更新和第三方驱动(如显卡驱动、Wi-Fi 驱动),不联网也能安装,但之后需要手动更新和安装驱动。
      • 更新选项(联网时出现):
        • 下载更新: 勾选此项会在安装过程中下载并应用最新的系统更新,推荐勾选
        • 安装第三方软件: 勾选此项会安装专有驱动(如 NVIDIA/AMD 显卡驱动、某些 Wi-Fi 网卡驱动)和媒体编解码器(用于播放 MP3、视频等)。推荐勾选,以获得更好的硬件支持和多媒体体验。
      • 安装类型(最关键!):
        • 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 [发行版名]: 最简单! 删除硬盘上所有数据(包括 Windows/macOS),然后自动分区并安装 Linux。仅在你确定不需要原系统且已备份所有数据时选择!
        • 与 [现有系统] 共存: 安装程序会自动检测到之前预留的“未分配空间”或“可用空间”,并在此空间内创建 Linux 所需的分区,同时会配置启动菜单(GRUB),让你在开机时可以选择启动 Linux 或原有的 Windows/macOS。这是双系统用户的推荐选择。
        • 其他选项(手动分区 – 高级): 允许你完全自定义分区方案(如 , /home, swap 等)。仅推荐给了解 Linux 分区概念和需求的用户。
          • 重要提示(手动分区):
            • UEFI 系统: 必须创建一个 EFI 系统分区 (ESP),类型 EFI System Partition,大小建议 500MB – 1GB,格式 FAT32,并设置挂载点为 /boot/efi
            • 根分区 (): 系统文件和程序所在分区,类型 Ext4 (推荐),大小 至少 30GB (建议 50-100GB 或更多)。
            • 交换空间 (Swap): 相当于虚拟内存,类型 swap area,大小通常建议等于物理内存大小 (RAM),如果内存很大 (如 16GB+),可以设置 2-8GB 或不设置(但休眠功能需要 Swap 且大小 >= RAM)。
            • 家目录 (/home): 强烈推荐单独创建! 存放用户个人文件(文档、下载、配置等),类型 Ext4 (推荐),将剩余空间或足够大的空间分配给它,这样重装系统时格式化 分区不会丢失个人数据。
        • 选择安装引导器的设备: 对于单系统或双系统,通常选择 整个磁盘默认选项(通常是 /dev/sda/dev/nvme0n1 这种代表整个硬盘的设备,而不是某个分区),安装程序会自动将 GRUB 引导器安装到正确位置(UEFI 系统的 ESP 分区或 BIOS 系统的 MBR)。
      • 选择时区: 在地图上点击或搜索你所在的城市。
      • 创建用户账户:
        • 你的姓名: 你的全名(显示用)。
        • 计算机名: 你的电脑在网络中的名称(可默认或修改)。
        • 用户名: 登录时使用的账户名(通常小写字母开头)。
        • 密码: 设置一个强密码。非常重要! 这是你登录系统和进行管理员操作 (sudo) 的凭证。
        • 自动登录(可选): 是否跳过登录界面直接进入桌面(方便但安全性降低)。
        • 加密主目录(可选): 增强数据安全性,但忘记密码可能导致数据无法恢复,新手可暂不选。
  5. 开始安装:

    • 仔细检查所有设置(特别是安装类型和分区!),确认无误后,点击 “Install Now”“Continue”
    • 安装程序会显示进度条,将系统文件复制到硬盘、配置系统、安装引导器等,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15-60 分钟,取决于硬件和是否下载更新)。
    • 耐心等待,不要中断电源或移除 U 盘!
  6. 安装完成:

    • 当看到 “Installation Complete” 或类似提示时,点击 “Restart Now”
    • 系统会提示你 “Please remove the installation medium”(请移除安装介质),此时拔出 U 盘,然后按回车键。
    • 电脑将重启。

首次启动与后续设置

  1. 选择操作系统(双系统):

    • 如果安装了双系统,重启后会出现 GRUB 引导菜单,通常默认会高亮显示你最后安装的系统(Linux),并会在几秒后自动启动它,你可以使用键盘方向键选择启动 LinuxWindows Boot Manager (或 macOS),然后按回车。
  2. 登录:

    进入 Linux 的登录界面,输入你创建的用户名(如果显示)和密码,登录系统。

  3. 初始设置与更新:

    • 连接网络: 确保网络连接正常(有线通常自动,Wi-Fi 需手动连接)。
    • 系统更新: 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打开“软件更新器”(Ubuntu/Mint)或“终端”应用程序。
      • 图形界面(推荐新手): 在应用菜单中找到“软件更新器”或“更新管理器”,运行它,它会检查并提示安装可用更新,按提示操作。
      • 终端命令(通用):
        sudo apt update         # 刷新软件源列表 (Ubuntu, Mint, Debian 等基于 apt 的系统)
        sudo apt upgrade        # 安装所有可用的更新
        # 对于 Fedora:
        sudo dnf upgrade
      • 输入密码(输入时不会显示星号,正常输入回车即可)。
    • 驱动管理:
      • 如果在安装时没有勾选“安装第三方软件”,或者某些硬件(如 NVIDIA 显卡、Broadcom Wi-Fi)仍未正常工作:
        • Ubuntu/Mint: 打开“软件和更新”(或“驱动程序管理器”)应用,切换到“附加驱动”选项卡,系统会扫描可用的专有驱动,选择推荐的驱动(如 NVIDIA driver (proprietary, tested))并应用更改。
        • Fedora: 使用 sudo dnf install akmod-nvidia (NVIDIA) 或查找特定硬件驱动包。
    • 安装所需软件: 通过发行版自带的“软件中心”(如 Ubuntu Software, GNOME Software)或包管理器命令 (sudo apt install 软件包名 / sudo dnf install 软件包名) 安装你需要的应用程序(浏览器、办公套件、媒体播放器等)。

重要提示与最佳实践 (E-A-T 体现)

  • 官方来源: 始终从 Linux 发行版官方网站 下载 ISO 镜像和获取文档支持,这是确保文件安全、未被改动的关键。
  • 数据备份是铁律: 再次强调,任何磁盘操作都有风险,务必提前完整备份重要数据,这是专业操作的基本要求。
  • 理解操作含义: 在进行分区、选择安装类型等关键步骤时,务必理解其含义和后果,不确定时,选择更保守的选项(如“共存”或默认自动分区)。
  • Live 环境测试: 利用 Live 环境测试硬件兼容性是最可靠的方法,能避免安装后才发现硬件不支持的尴尬。
  • 保持系统更新: 定期更新系统是保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石,利用内置的更新工具。
  • 寻求帮助: Linux 社区非常庞大且乐于助人,遇到问题时:
    • 首先使用发行版自带的 帮助文档官方 Wiki/论坛
    • 使用搜索引擎(如 Google, DuckDuckGo)时,清晰地描述你的问题(错误信息、发行版版本、硬件型号)。
    • 访问活跃的社区论坛(如 Ubuntu Forums, Reddit 的 r/linuxquestions, r/Ubuntu 等)。
  • 安全操作: sudo 命令赋予你管理员权限,操作需谨慎,只在必要时使用,并确保你理解命令的作用。

安装 Linux 是一个相对直接的过程,只要做好充分准备(选择发行版、备份数据、制作启动盘),仔细遵循安装向导的步骤(特别是分区和安装类型的选择),并在首次启动后及时更新系统和驱动,你就能顺利地让电脑运行上强大、灵活且免费的 Linux 操作系统,享受开源的自由与乐趣吧!


引用说明 (References):

  • Ubuntu Installation Guide: Ubuntu Desktop Documentation – Installation. (Accessed via official Ubuntu website documentation). Ubuntu 桌面文档 – 安装
  • Linux Mint Installation Guide: Linux Mint User Guide – Installation. (Accessed via official Linux Mint website documentation). Linux Mint 用户指南 – 安装
  • Fedora Workstation Installation Guide: Fedora Documentation – Installing Using Anaconda. (Accessed via official Fedora Project documentation). Fedora 文档 – 使用 Anaconda 安装
  • balenaEtcher Website: balena.io – Etcher. (Source for recommended USB imaging tool). balenaEtcher
  • Rufus Website: Rufus – Create bootable USB drives the easy way. (Source for recommended USB imaging tool). Rufus
  • Understanding UEFI: UEFI Forum. (Background on UEFI standard). UEFI Forum (General reference, not a specific installation page, but the authoritative source for the standard itself).
  • GNU GRUB Manual: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GRUB bootloader). GRUB Manual (General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boot proces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