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Linux > 正文

怎样安装linux系统详细步骤新手

下载Linux发行版ISO文件,制作U盘启动盘,重启电脑从U盘启动,进入安装程序,按向导操作:选择语言、分区磁盘(新手可选自动分区)、设置用户名密码,最后完成安装重启即可。

如何安装 Linux 环境:一份详细指南

想要体验 Linux 的强大、灵活和开源魅力?无论是用于开发学习、服务器搭建,还是替代日常操作系统,安装 Linux 环境都是第一步,别担心,这个过程比你想象的要简单!本指南将详细介绍几种主流安装 Linux 环境的方法,帮助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在开始之前:重要准备

  1. 明确你的目标:

    • 完全替代现有系统? (如 Windows/macOS)
    • 与现有系统共存(双系统)?
    • 在现有系统内运行(虚拟机)?
    • 在云端服务器上运行?
    • 在 Windows 子系统内运行 (WSL)? (仅限 Windows 10/11)
      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的安装方法。
  2. 选择 Linux 发行版 (Distribution/Distro):
    Linux 有很多不同的“风味”,称为发行版,它们核心相同,但预装软件、界面、更新策略等各有特色,主流且适合新手的包括:

    • Ubuntu: 最流行,用户友好,社区支持强大,文档丰富,推荐新手首选。
    • Linux Mint: 基于 Ubuntu,界面更接近 Windows,对新手极其友好。
    • Fedora: 技术前沿,常率先采用新技术,适合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 Debian: 以稳定著称,Ubuntu 的基石,适合服务器和追求稳定的用户。
    • Pop!_OS: 由 System76 开发,对 NVIDIA 显卡支持好,界面现代,适合开发者和创作者。
      对于初学者,UbuntuLinux Mint 通常是最佳起点,访问它们的官方网站了解详情。
  3. 备份你的数据!(至关重要)
    在物理机上安装(无论是替代还是双系统)都涉及磁盘操作,存在数据丢失风险,务必将你电脑上所有重要的文档、照片、视频等备份到外部硬盘、U盘或云存储。这一步绝对不能跳过!

  4. 检查系统要求:
    访问你选择的 Linux 发行版官网,查看其最低和推荐硬件配置(CPU、内存、硬盘空间),现代主流发行版通常要求:

    • CPU: 1 GHz 双核处理器或更高
    • 内存 (RAM): 2 GB (最低), 推荐 4 GB 或以上
    • 硬盘空间: 25 GB (绝对最小), 推荐 50 GB 或以上,尤其打算双系统或安装大量软件时。
    • 显卡: 大多数集成显卡都能工作良好,部分专有显卡(如 NVIDIA)可能需要额外驱动。
    • U盘: 一个至少 8GB 容量的空白 U 盘(用于制作安装介质)。
    • 稳定的网络连接: 下载镜像和安装过程中可能需要联网。
  5. 下载 Linux 镜像 (ISO 文件):
    前往你选择的 Linux 发行版官方网站下载其安装镜像文件(通常是 .iso 格式)。务必从官网下载,确保文件完整性和安全性。

    • Ubuntu: https://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 Linux Mint: https://linuxmint.com/download.php
    • Fedora: https://fedoraproject.org/workstation/download/
    • Debian: https://www.debian.org/distrib/
    • Pop!_OS: https://pop.system76.com/
  6. 创建可启动的安装 U 盘:
    你需要一个工具将下载的 .iso 文件“烧录”到 U 盘上,使其成为可引导的安装介质,常用且可靠的工具:

    • Rufus (Windows): https://rufus.ie/ – 轻量、快速、功能强大。
    • BalenaEtcher (Windows/macOS/Linux): https://www.balena.io/etcher/ – 跨平台,界面简洁直观。
    • Ventoy (Windows/Linux): https://www.ventoy.net/ – 更高级,一个 U 盘可放多个 ISO 文件。
      操作步骤(以 Rufus 为例):
    • 插入空白 U 盘(注意:制作过程会清空 U 盘数据!)。
    • 运行 Rufus。
    • “设备”中选择你的 U 盘。
    • “引导类型选择” -> “选择” -> 找到并选中你下载的 Linux .iso 文件。
    • 分区类型和目标系统类型:通常保持默认(GPT/UEFI 或 MBR/BIOS,取决于你的电脑固件),如果不确定,保持默认或选择“GPT for UEFI”通常更通用。
    • 点击“开始”,确认警告(会清除 U 盘数据),等待完成。

在物理机上安装(替代或双系统)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让 Linux 运行在你的电脑硬件上,性能最佳。

  1. 启动到安装介质:

    • 重启电脑。
    • 在开机自检 (POST) 画面出现时,快速、反复按下特定的功能键(通常是 F2, F10, F12, Del, 或 Esc,具体键位因电脑品牌型号而异,请查阅主板/电脑手册)进入 BIOS/UEFI 设置启动菜单 (Boot Menu)
    • 启动菜单 中,选择你制作的 U 盘 作为启动设备(名称可能包含 USB, UEFI: [U盘品牌/型号], 或 Removable Device)。
    • 如果进入 BIOS/UEFI 设置,找到 “Boot” 或 “Startup” 选项卡,将 U 盘调整到启动顺序的首位,保存设置并退出。
  2. 进入 Live 环境 & 启动安装程序:

    怎样安装linux系统详细步骤新手  第1张

    • 成功从 U 盘启动后,你会进入 Linux 发行版的 Live 环境,这是一个完整的、运行在内存和 U 盘上的 Linux 系统,你可以先体验它而安装到硬盘。
    • 桌面通常会有明显的 “Install [发行版名称]” 图标(如 “Install Ubuntu”),双击它开始安装过程。
  3. 选择语言和键盘布局:

    安装程序启动后,第一步通常是选择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和键盘布局(地区),选择你熟悉的语言。

  4. 连接网络 (可选但推荐):

    如果可能,连接有线网络或配置 WiFi,联网允许在安装过程中下载更新和第三方软件(如显卡驱动、媒体解码器),让初始系统更完善,如果跳过,安装后也可配置。

  5. 安装类型 (关键步骤!):

    • 这是决定 Linux 如何与现有系统共存的关键步骤。务必仔细阅读选项说明!
    • 安装 Ubuntu 并清除整个磁盘: 这会删除硬盘上所有数据! 仅在你确定要完全用 Linux 替代现有系统,且已备份所有重要数据时选择,安装程序会自动分区。
    • 安装 Ubuntu 与 [现有系统] 并存: 这是最常见的 双系统 安装方式,安装程序会检测到现有的 Windows/macOS 系统,并自动调整分区大小,为 Linux 腾出空间,安装后启动电脑时,会出现一个菜单让你选择启动 Linux 还是 Windows/macOS。相对安全,但仍强烈建议备份!
    • 其他选项: 通常还有“加密安装”、“LVM”等高级选项,新手可忽略。“其他选项”/“手动分区”: 这是最灵活但也最需要谨慎的方式,允许你完全手动创建和调整分区(如 根分区, swap 交换空间, /home 家目录分区等)。仅推荐对磁盘分区有经验的用户使用。
    • 选择建议: 对于大多数想保留 Windows/macOS 的用户,选择 “与 [现有系统] 并存” 是最简单安全的,对于想完全使用 Linux 的用户,选择 “清除整个磁盘”(确认备份无误后)。
  6. 选择安装位置和分区 (如果选择手动分区):

    • 如果选择了“其他选项”/“手动分区”,你将看到硬盘的分区列表。
    • 重要分区:
      • (根分区): 必需,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存放系统核心文件和程序,建议大小 至少 30-50GB(取决于发行版和计划安装的软件)。
      • swap (交换空间): 可选但推荐,尤其内存小于 8GB 时,相当于 Windows 的虚拟内存,大小通常建议等于物理内存大小,或物理内存的 1.5-2 倍(最大一般不超过 16GB),现代大内存系统(>=16GB)有时可省略或设置很小(如 2-4GB)。
      • /home (家目录): 强烈推荐单独创建! 存放用户个人文件(文档、图片、配置等),这样重装系统时只需格式化 分区,保留 /home 即可保留个人数据,大小应尽可能大(根据你的个人文件需求)。
    • 文件系统: 通常选择 ext4,这是 Linux 最主流、稳定可靠的文件系统。
    • 挂载点: 为每个分区指定正确的挂载点(如 , /home, swap)。
    • 格式化: 确保为新创建的 Linux 分区(如 , /home)勾选“格式化”。不要格式化包含 Windows/macOS 或你需要保留的数据的分区!
    • 设备用于引导安装: 确保引导加载程序(通常是 grub)被安装到 整个硬盘的 EFI 系统分区 (ESP)/dev/sda/dev/nvme0n1),而不是某个分区内部(如 /dev/sda1),这样 GRUB 才能管理多系统启动。
  7. 设置时区:

    在地图上点击你所在的城市或区域,或从列表中选择。

  8. 创建用户账户:

    • 输入你的全名。
    • 输入你想要的 用户名 (username),用于登录和终端操作。
    • 设置一个强密码,这是保护你系统的关键。
    • 计算机名: 给你的电脑起个名字(在网络中识别)。
    • 登录选项: 通常可选自动登录或每次登录输入密码。出于安全考虑,建议选择登录时需要密码。
  9. 开始安装:

    • 仔细检查所有设置(特别是分区信息!)。
    • 点击 “Install Now” / “开始安装”。
    • 安装程序会开始复制文件、安装系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 15 分钟到 1 小时不等,取决于你的硬件速度和网络状况(如果选择了下载更新和第三方软件),安装过程中通常会展示发行版的特性介绍。
  10. 安装完成 & 重启:

    • 安装完成后,安装程序会提示你重启。
    • 重要: 重启时,在电脑关机或刚启动时立即拔掉 U 盘,否则可能会再次进入 U 盘安装程序。
    • 电脑将从硬盘启动,如果是双系统,你会看到 GRUB 引导菜单,列出可启动的操作系统(如 Ubuntu, Windows Boot Manager),使用方向键选择,按 Enter 启动。
    • 首次启动 Linux,使用你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使用虚拟机安装

如果你不想修改硬盘分区,或者需要在 Windows/macOS 中同时运行 Linux,虚拟机 (Virtual Machine, VM) 是理想选择,它在你现有的操作系统内部创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环境来运行 Linux。

  1. 选择虚拟机软件:

    • Oracle VM VirtualBox: https://www.virtualbox.org/ – 免费、开源、跨平台(Windows, macOS, Linux, Solaris),功能强大,社区支持好。推荐新手首选。
    • 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 (Windows/Linux): https://www.vmware.com/products/workstation-player.html – 免费用于个人非商业用途,性能通常优于 VirtualBox,功能更丰富(商业版需付费),macOS 用户可考虑 VMware Fusion Player (也有免费个人版)。
    • Parallels Desktop (macOS): https://www.parallels.com/ – 商业软件,付费,但对 macOS 集成度极高,性能优秀。
  2. 安装虚拟机软件:

    下载并安装你选择的虚拟机软件(如 VirtualBox)。

  3. 创建新的虚拟机:

    • 打开虚拟机软件(如 VirtualBox Manager)。
    • 点击 “新建” / “New”。
    • 输入虚拟机名称(如 “Ubuntu 22.04”)。
    • 选择 “类型” 为 Linux
    • 选择 “版本” 为你下载的发行版(如 Ubuntu (64-bit))。
    • 点击 “下一步”。
  4. 分配内存 (RAM):

    • 为虚拟机分配内存,建议至少 2048 MB (2GB),如果你的主机内存充足(>=8GB),分配 4096 MB (4GB) 或更多会获得更流畅的体验。不要超过主机可用内存的一半。
  5. 创建虚拟硬盘:

    • 选择 “现在创建虚拟硬盘” -> “创建”。
    • 硬盘文件类型:通常保持默认 (VDI for VirtualBox)。
    • 存储在物理硬盘上:选择 “动态分配” (按需占用空间) 或 “固定大小” (一次性分配,性能稍好)。推荐 “动态分配”。
    • 设置虚拟硬盘大小:建议 至少 25GB,推荐 40-50GB 或更大,点击 “创建”。
  6. 配置虚拟机设置 (可选但推荐):

    • 选中新建的虚拟机,点击 “设置” / “Settings”。
    • 系统 -> 处理器: 分配 CPU 核心数(建议 2 核或以上,不超过主机核心数)。
    • 显示 -> 屏幕: 增加显存(如 128MB),启用 3D 加速(如果支持)。
    • 存储: 在 “控制器: IDE” 或 “控制器: SATA” 下的 “光盘” 图标旁,点击 “空” 右边的光盘图标,选择 “选择虚拟光盘文件…”,然后浏览并选中你下载的 Linux .iso 文件。这一步相当于把安装光盘插入虚拟光驱。
    • 网络: 默认的 “网络地址转换 (NAT)” 通常够用,让虚拟机通过主机上网,可根据需要调整。
    • 共享文件夹 (可选): 方便主机和虚拟机之间传输文件(VirtualBox 需安装增强功能后配置)。
  7. 启动虚拟机并安装 Linux:

    • 选中虚拟机,点击 “启动” / “Start”。
    • 虚拟机会从你挂载的 .iso 文件启动,进入 Linux Live 环境。
    • 接下来的安装步骤 (选择语言、键盘、安装类型、创建用户等) 与 [方法一:在物理机上安装] 的第 2 步到第 9 步 几乎完全相同。
    • 关键区别在于分区: 在虚拟机中,你看到的是整个虚拟硬盘(通常只有一个未分区的空间),安装类型通常选择:
      • “清除整个磁盘并安装 [发行版]”:这是最简单安全的选择,安装程序会自动为虚拟硬盘分区。
      • “其他选项”/“手动分区”: 操作与物理机手动分区类似,但对象是虚拟硬盘,风险更小,你可以创建 , swap, /home 等分区。
    • 完成安装后,虚拟机会提示重启。重启前,通常需要手动“弹出”虚拟光驱中的安装 ISO 文件(在虚拟机软件界面找弹出光盘的按钮或菜单项),否则会再次进入安装程序,然后重启虚拟机。
  8. 安装增强功能/工具 (推荐):

    安装完成后首次登录 Linux 虚拟机,通常需要安装虚拟机软件提供的 “Guest Additions” (VirtualBox) 或 “VMware Tools” (VMware),这能显著提升虚拟机性能(尤其是图形和文件共享)、支持无缝鼠标切换、自动调整分辨率等功能,具体安装方法请查阅虚拟机软件的文档(通常在虚拟机菜单栏的 “设备” 或 “虚拟机” 菜单下有安装选项)。

在云服务器上安装

如果你想运行远程服务器、网站、应用等,直接在云服务商(如阿里云、酷盾、华为云、AWS, Google Cloud, Azure)购买 Linux 云服务器是最便捷的方式,服务商通常提供预装了主流 Linux 发行版的镜像供你选择。

  1. 选择云服务商并注册账号。
  2. 购买云服务器 (ECS/Instance/VPS):
    • 选择合适的地理区域、实例规格(CPU、内存)。
    • 关键步骤:选择镜像: 在镜像市场或操作系统列表中,选择你想要的 Linux 发行版和版本(如 Ubuntu 22.04 LTS, CentOS Stream 9, Debian 11),服务商已为你预装好系统。
    • 配置存储(系统盘大小)。
    • 设置网络(带宽、安全组/防火墙规则 – 务必谨慎配置,只开放必要端口如 SSH(22))。
    • 设置登录方式:通常有两种:
      • 密码: 设置 root 用户或初始用户的密码(务必设置强密码!)。
      • SSH 密钥对 (更安全): 生成或上传你的公钥,首次登录使用密钥认证(无需密码)。
  3. 启动实例: 完成购买配置后,启动云服务器。
  4. 连接到云服务器:
    • 获取服务器的公网 IP 地址。
    • 使用 SSH 客户端 连接:
      • Windows: 使用 PuTTY (https://www.putty.org/) 或 Windows Terminal / PowerShell / CMD (内置 OpenSSH 客户端,命令 ssh username@server_ip)。
      • macOS/Linux: 直接使用终端 (Terminal),命令 ssh username@server_i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