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如何安装RHEL7.3物理机详细步骤?
- 物理机
- 2025-06-15
- 4274
准备安装介质启动服务器,进入安装界面,配置语言、时区、键盘,手动或自动分区磁盘,配置网络,选择最小化或带GUI等软件包组,设置root密码并创建用户,确认安装开始,完成后重启初始化系统。
准备工作 (至关重要)
-
验证硬件兼容性:
- 访问 Red Hat 硬件认证列表:前往 https://hardware.redhat.com。
- 输入您的服务器型号、存储控制器、网卡等关键硬件信息,确认其被明确列为与 RHEL 7 兼容,RHEL 7.3 是 RHEL 7 的一个次版本,兼容性通常以主版本(7)为准。
- 重要性 (E-A-T): 此步骤是安装成功的基础,引用官方认证列表是专业性和可信度的体现,忽略可能导致安装失败或硬件无法识别。
-
获取安装介质与订阅:
- Red Hat 客户门户账户: 您需要一个有效的 Red Hat 订阅账户。
- 登录 Red Hat Customer Portal:https://access.redhat.com。
- 导航至 Downloads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 找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 (可能需要选择特定架构,如 x86_64)。
- 下载完整的 Binary DVD ISO 镜像文件 (通常命名为
rhel-server-7.3-x86_64-dvd.iso
)。 - 重要性 (E-A-T): 必须从官方渠道获取合法ISO,确保软件来源纯净、安全且受支持,这是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核心。
-
创建启动介质:
- DVD: 将下载的ISO文件刻录到空白DVD光盘,使用可靠的刻录软件并选择“刻录镜像”选项,验证刻录完整性。
- USB驱动器 (推荐):
- 准备一个 容量 >= 4GB 的空白USB闪存驱动器(重要:此操作会擦除USB上所有数据!)。
- Linux/macOS: 使用
dd
命令 (谨慎操作!确认设备名正确),示例:sudo dd if=/path/to/rhel-server-7.3-x86_64-dvd.iso of=/dev/sdX bs=4M status=progress && sync
(将/dev/sdX
替换为您的USB设备名,如/dev/sdb
,非分区名如/dev/sdb1
)。 - Windows: 使用第三方工具如 Rufus (https://rufus.ie),选择ISO文件、目标USB设备,分区方案通常选
MBR
(针对BIOS) 或GPT
(针对UEFI),文件系统选FAT32
,点击“开始”。
- 重要性 (E-A-T): 提供跨平台创建USB启动盘的方法,并强调数据备份和命令风险,体现专业性和用户关怀。
-
备份数据:
- 如果服务器上有任何需要保留的数据,务必在操作前进行完整备份,安装过程涉及磁盘分区和格式化,数据丢失风险极高。
- 重要性 (E-A-T): 强调数据安全是专业IT实践的基础,建立可信度。
-
记录信息:
- 记录服务器的网络配置(IP地址、网关、DNS服务器、主机名规划)。
- 规划好磁盘分区方案(特别是根分区 、
/boot
、swap
、/home
或其他自定义分区的大小)。 - 准备好root密码和至少一个普通用户账户信息(用户名、强密码)。
开始安装
-
引导安装程序:
- 将创建好的启动介质(DVD或USB)插入服务器。
- 开启服务器电源。
- 在开机自检(POST)过程中,根据屏幕提示(通常是
F2
,F10
,F11
,F12
,ESC
或DEL
键)进入 Boot Menu (启动菜单) 或 BIOS/UEFI Setup。 - 在启动菜单中,选择您的安装介质(DVD驱动器或USB设备)作为第一启动项,保存设置并退出,服务器将重启并从该介质引导。
- 重要性 (E-A-T): 说明通用方法,并指出按键可能因厂商而异,体现经验。
-
选择安装模式:
- 成功引导后,会看到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 的引导菜单。
- 使用键盘方向键选择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
(默认选项)。 - 按
Enter
键开始图形化安装过程。 - (可选: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3
可用于验证安装介质完整性后再安装)。
-
选择安装语言:
- 在第一个图形界面中,选择您希望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中文(简体)”或“English”)。
- 点击
继续
。
-
安装信息摘要 (INSTALLATION SUMMARY):
- 这是配置安装的核心界面,所有带警告标志(️)或感叹号()的项都需要配置,配置项分为:
- 本地化 (LOCALIZATION): 日期和时间、键盘布局、语言支持。
- 软件 (SOFTWARE): 安装源、软件选择。
- 系统 (SYSTEM): 安装目的地、KDUMP、网络和主机名。
- 配置顺序建议: 通常按界面顺序或从“系统”部分开始配置关键项(磁盘分区、网络)。
- 这是配置安装的核心界面,所有带警告标志(️)或感叹号()的项都需要配置,配置项分为:
-
配置
日期和时间
(LOCALIZATION):- 点击
日期和时间
。 - 在打开的窗口中:
- 在地图上点击您所在的区域,或从列表中选择。
- 确认日期和时间是否正确,可以手动调整,或启用
网络时间
开关,并点击配置
添加NTP服务器(如pool.ntp.org
或您企业内部的NTP服务器),确保时间同步对服务器至关重要。
- 点击
完成
返回摘要界面。
- 点击
-
配置
键盘布局
(LOCALIZATION):- 点击
键盘布局
。 - 确认默认布局(通常根据语言选择)是否正确,可添加其他布局并设置切换快捷键。
- 在下方输入框测试键盘按键。
- 点击
完成
。
- 点击
-
配置
语言支持
(LOCALIZATION):- 点击
语言支持
。 - 在“已安装语言”列表中,确保您需要的语言(如“中文”)已被选中,可以添加其他语言支持。
- 点击
完成
。
- 点击
-
配置
安装目的地
(SYSTEM – 最关键步骤之一):- 点击
安装目的地
。 - 在“本地标准磁盘”区域,您将看到服务器检测到的物理磁盘(如
/dev/sda
,/dev/sdb
)。 - 选择目标磁盘: 勾选您要安装RHEL的物理磁盘(重要:确认无误,操作不可逆!)。
- 存储配置选项:
自动配置分区
(推荐给新手或标准需求): 安装程序会自动创建/boot
,swap
, 分区,您通常只需点击完成
接受默认方案。我要配置分区
(高级用户/自定义需求):- 选择此选项后点击
完成
,进入手动分区界面 (手动分区
)。 - 选择磁盘(如
/dev/sda
)。 - 点击 按钮创建新挂载点:
/boot
: 建议 500MB – 1GB,文件系统xfs
(RHEL 7 默认),存放内核和引导文件,必须独立分区。swap
: 交换空间,大小规则:物理内存 < 4GB, swap = RAM x 2;4GB – 16GB, swap = RAM;>16GB, swap = 16GB (或根据应用需求调整),文件系统类型swap
。- (根分区): 包含系统核心文件和程序。必须创建,剩余空间通常全部分配给 (除非需要
/home
,/var
,/opt
等独立分区),文件系统xfs
。 - *(可选)
/home
:** 用户家目录,独立分区便于重装系统时保留用户数据,文件系统xfs
。 - *(可选)
/var
:** 存放日志、缓存等频繁变化的文件,独立分区可防止填满根分区,文件系统xfs
。
- 为每个分区设置期望的容量(如
1024MiB
,20GiB
)。 - 分区方案:
- BIOS 或 MBR 磁盘:
/boot
必须是标准分区 (标准分区
),且标记为可启动 (Bootable
勾选)。 - UEFI 和 GPT 磁盘: 必须创建一个
EFI 系统分区
,大小建议 200MB – 1GB,文件系统EFI System Partition (ESP)
/vfat (FAT32)
,挂载点/boot/efi
,通常安装程序在自动分区时会创建。
- BIOS 或 MBR 磁盘:
- 仔细检查所有分区设置无误。
- 选择此选项后点击
- 点击
完成
。 - 在弹出的“更改摘要”窗口中,仔细核对所有分区操作(创建、格式化、删除),确认无误后点击
接受更改
。此操作会立即格式化选定的磁盘/分区! - 重要性 (E-A-T): 详细解释分区策略、大小建议、BIOS/UEFI区别,并反复强调数据风险,体现专业深度和责任感。
- 点击
-
配置
KDUMP
(SYSTEM):- 点击
KDUMP
。 - Kdump 是内核崩溃转储机制,用于调试系统崩溃原因。建议启用。
- 勾选
启用kdump
。 - 保留默认的“转储目标”和“内存预留”设置,或根据服务器内存大小调整(预留内存大小通常自动计算)。
- 点击
完成
。
- 点击
-
配置
网络和主机名
(SYSTEM):- 点击
网络和主机名
。 - 在顶部“主机名”输入框中,输入您规划好的服务器完全限定域名(FQDN) (
server01.example.com
) 或简单主机名 (安装后可配置)。 - 在下方网络接口列表 (
eno1
,ens1f0
,eth0
等) 中,找到您要使用的物理网卡。 - 选中该网卡,点击右侧的开关将其从
OFF
切换到ON
,安装程序会尝试通过 DHCP 自动获取IP配置。 - (推荐 – 尤其服务器) 配置静态IP:
- 点击网卡列表下方的
配置
按钮。 - 切换到
IPv4 设置
或IPv6 设置
标签页。 - 方法选择
手动
。 - 点击
添加
,输入:- 地址 (Address): 规划的静态IP (如
168.1.100
) - 子网前缀 (Netmask): 子网掩码 (如
24
对应255.255.0
) - 网关 (Gateway): 默认网关IP (如
168.1.1
)
- 地址 (Address): 规划的静态IP (如
- 在
DNS 服务器
输入框中,输入您的DNS服务器IP (如8.8.8, 8.8.4.4
或企业内部DNS)。 - 在
搜索域
输入框中,输入您的域名 (如example.com
)。 - 勾选
需要 IPv4 完成该连接
(如果配置了IPv4)。 - 点击
保存
。
- 点击网卡列表下方的
- 确认网卡状态为
已连接
。 - 点击
完成
返回摘要界面。 - 重要性 (E-A-T): 强调服务器使用静态IP的重要性,并提供详细配置步骤,体现专业实践。
- 点击
-
配置
软件选择
(SOFTWARE):- 点击
软件选择
。 - 在左侧“基本环境”列表中,根据服务器用途选择:
带 GUI 的服务器
: 安装图形界面(GNOME) + 常用服务器软件包,适合需要图形管理或运行桌面应用的服务。服务器
: 最常用选择,安装最小化的服务器环境,无图形界面,后续可通过yum groupinstall
添加组件。最小安装
: 仅安装最基础系统,需要手动安装几乎所有软件,适合对系统大小和安全有极致要求。工作站
/定制
: 其他选项。
- 在右侧“附加选项”中,可以根据需要勾选特定附加组件(如
开发工具
、系统管理工具
、兼容性程序库
、弹性存储
等),安装后也可随时添加。 - 点击
完成
。
- 点击
-
开始安装:
- 当所有带警告标志(️)或感叹号()的项都配置完成后(
安装目的地
、软件选择
、网络和主机名
是必须项),开始安装
按钮会变为可用状态。 - 点击
开始安装
,安装过程正式开始,同时需要设置ROOT 密码
和创建用户
。
- 当所有带警告标志(️)或感叹号()的项都配置完成后(
-
设置
ROOT 密码
:- 在安装进度界面,点击
ROOT 密码
。 - 输入强壮的root密码(两次)。
- 强烈建议: 如果密码强度不够,需要点击两次
完成
进行确认,生产环境务必使用强密码。 - 点击
完成
。
- 在安装进度界面,点击
-
创建
用户
:- 点击
创建用户
。 - 输入用户名(如
adminuser
)、全名(可选)、强密码(两次)。 - 关键安全实践: 勾选
将此用户设为管理员
,这会将用户加入wheel
组,允许其通过sudo
命令执行管理任务。强烈建议日常使用此普通用户登录,而非root。 - (可选) 勾选
需要密码才能使用此账户
。 - 点击
完成
。
- 点击
-
等待安装完成:
- 安装程序将自动执行以下操作:
- 格式化选定的分区。
- 将系统文件从安装介质复制到目标磁盘。
- 安装选定的软件包。
- 执行安装后脚本。
- 此过程耗时取决于服务器硬件性能(CPU、内存、磁盘速度)和所选软件包数量,请耐心等待。
- 安装程序将自动执行以下操作:
-
完成安装:
- 当所有步骤完成后,进度界面会显示
安装完成
。 - 点击
重启
按钮。 - 重要: 系统提示重启时,立即取出安装介质(DVD或USB),否则服务器可能会再次从该介质启动进入安装程序。
- 当所有步骤完成后,进度界面会显示
首次启动与初始配置
- 系统重启:
服务器将重启,并从硬盘上的RHEL系统引导。
- 首次启动初始化:
- 首次启动时,系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初始化配置(如
kdump
设置确认、subscription-manager
注册提示等),通常按默认或接受即可。
- 首次启动时,系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初始化配置(如
- 许可协议:
- 会显示 Red Hat 订阅协议,阅读后,勾选
我同意许可协议
,点击完成
。
- 会显示 Red Hat 订阅协议,阅读后,勾选
- 登录:
- 系统将显示登录界面 (如果安装了GUI) 或文本登录提示 (如果选择最小或服务器环境)。
- 最佳实践: 使用您在安装过程中创建的 普通管理员用户 (而非root) 进行登录。
- 注册系统 (关键步骤):
- 打开终端 (GUI: 应用菜单 > 终端;CLI: 直接登录后)。
- 执行注册命令:
sudo subscription-manager register
- 系统会提示输入您的 Red Hat 客户门户用户名和密码。
- 重要性 (E-A-T): 注册是获取安全更新、破绽修复和技术支持的必要条件,未注册的系统将无法使用
yum update
获取更新,存在严重安全风险。 - (可选) 附加订阅/池: 如果账户下有多个订阅池,注册后可能需要附加特定池:
sudo subscription-manager attach --pool=<Pool_ID>
- 应用更新:
- 注册成功后,立即更新系统以获取所有安全补丁和错误修复:
sudo yum update
- 输入
y
确认下载和安装更新,更新完成后,强烈建议重启:sudo reboot
- 注册成功后,立即更新系统以获取所有安全补丁和错误修复:
- 后续配置:
- 根据服务器角色进行进一步配置:防火墙规则 (
firewalld
)、SELinux策略、安装特定服务软件 (如httpd
,mariadb-server
,postfix
)、配置服务等。
- 根据服务器角色进行进一步配置:防火墙规则 (
重要注意事项 (E-A-T 核心)
- 官方文档优先: 本指南是通用流程。最权威的参考始终是 Red Hat 官方文档,安装前务必查阅对应版本的安装手册: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 (查找 7.3 相关文档)。
- 硬件兼容性: 再次强调,不兼容的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