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主机 > 正文

阿里云虚拟主机被ddos攻击后

阿里云秒级识别并拦截DDoS攻击,启用高防IP清洗异常流量,保障虚拟主机

攻击发生后的典型表现

特征 具体描述
异常流量突增 监控面板显示入向/出向带宽瞬间飙升至平常数倍甚至数十倍
网站响应迟缓 页面加载时间显著延长,严重时出现502 Bad Gateway或Connection Timed Out错误
服务器资源耗尽 CPU使用率接近100%、内存占用过高,导致正常请求无法处理
业务完全中断 所有通过公网访问的服务(如HTTP/HTTPS)均无法连接
日志异常记录 Nginx/Apache日志中出现大量来自同一IP段的重复请求

对业务的核心影响

直接后果

服务不可用:合法用户无法访问网站、API接口或数据库
潜在次生灾害:若攻击持续超过一定时长,可能导致搜索引擎降权、客户信任度下降
恢复周期不确定:需等待阿里云清洗完成或手动切换至备用方案

间接风险

敏感操作受阻:支付通道、表单提交等功能瘫痪
自动化任务失败:定时任务、爬虫抓取等依赖网络稳定性的功能失效
关联服务连锁反应:CDN回源失败、OSS直传中断等跨产品影响

阿里云虚拟主机被ddos攻击后  第1张


紧急处置流程

阶段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即时响应 ① 登录阿里云控制台 → 安全中心 → DDoS基础防护 → 开启”紧急模式” 该模式会临时放宽阈值以维持业务
② 提交工单至阿里云安全团队(路径:控制台→工单系统→安全类) 需提供攻击时间、流量峰值等证据
流量清洗 ③ 观察”攻击详情”页签中的实时流量图,确认是否进入黑洞解除倒计时 单次攻击超5Gbps可能触发黑洞
业务迁移 ④ 若攻击反复发生,建议升级至企业级DDoS高防IP(支持自定义防护策略) 需重新解析域名至新IP地址
日志取证 ⑤ 下载WAF日志、SLB监听日志用于溯源 保留至少7天完整日志供分析

长期防护建议

防护层级 实施措施 预期效果
架构优化 启用多可用区部署 + EIP绑定多个实例实现负载均衡 分散攻击目标,提升容灾能力
接入层防护 配置CDN加速并开启”CC防护”功能,设置合理的请求频率阈值 过滤90%以上的反面请求
应用层加固 部署Web应用防火墙(WAF),启用JS验证、人机校验等高级防护模块 阻断SQL注入、XSS等复合攻击
监控预警 设置云监控告警规则(如每分钟请求量>1万次触发短信通知) 提前发现异常流量波动
备份策略 每日自动快照 + 异地备份存储,确保可在30分钟内恢复业务 降低数据丢失风险

常见误区澄清

错误认知:”只要买了云服务器就绝对安全”
事实真相:阿里云仅提供基础防护(默认5Gbps),超出部分需购买增值服务

错误操作:自行修改安全组规则屏蔽海外IP
正确做法:通过阿里云安全组白名单机制,仅放行必要业务端口+地域限制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 如何区分是正常的流量高峰还是DDoS攻击?

:可通过三个维度判断:① 流量增长曲线是否呈指数级上升;② 请求来源是否集中在少数几个IP段;③ 是否存在大量无效请求(如随机字符串组成的URL),建议结合阿里云提供的”攻击详情”报告进行专业分析。

Q2: 如果已经购买了阿里云DDoS高防IP,为什么还会被攻击成功?

:可能存在两种原因:① 防护阈值设置过低,未匹配实际业务需求;② 攻击者采用了新型变种攻击(如CC+SYN Flood混合攻击),此时应联系阿里云安全专家协助调整防护策略,并开启”智能防护”功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