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机 > 正文

物理机装ubuntu

物理机设为从光盘/U盘启动,插入Ubuntu安装介质,按提示分区、选语言等,依步骤完成

是在物理机上安装Ubuntu系统的详细步骤指南,涵盖从准备工具到系统配置的全过程:

前期准备

  1. 下载必要的文件

    • Ubuntu ISO镜像:访问官网下载最新版桌面版ISO文件,推荐先安装LTS版本以确保稳定性;若追求新功能可后续再升级。
    • 启动盘制作工具Rufus:通过其官方页面获取,该工具支持快速将ISO写入U盘并自动处理分区格式问题。
  2. 硬件设备需求

    U盘容量不小于8GB,优先选用USB3.0接口以提高传输效率;外接硬盘可选SSD或HDD,SSD因读写速度更快而更优;如果是利用现有电脑内的空闲磁盘空间,则需提前规划好分区大小。

  3. 数据备份提醒:由于后续操作会格式化U盘及其他目标磁盘区域,请务必提前转移重要数据至其他存储介质以免丢失。

创建可启动U盘

  1. 运行Rufus程序

    • 以管理员身份打开软件,插入待使用的U盘后选择已下载的Ubuntu ISO文件,关键参数设置如下:
      | 选项 | 推荐值 | 说明 |
      |———————|———————–|————————–|
      | 分区类型 | MBR | 兼容性较佳 |
      | 文件系统 | FAT/FAT32 | 确保大多数BIOS识别 |
      | 镜像写入模式 | “以ISO镜像模式写入” | 这是核心步骤 |
    • 点击“开始”按钮等待进度条完成,期间可能会收到数据擦除警告,确认即可继续。
  2. 验证启动盘有效性:部分主板可能需要调整BIOS设置才能识别U盘启动选项,建议提前熟悉自家设备的快捷键(如F2、Del等)。

    物理机装ubuntu  第1张

BIOS/UEFI配置调整

  1. 进入固件界面:重启计算机并在厂商logo出现时连续按下指定热键进入BIOS,常见按键包括F2、F7或F12,具体取决于主板型号。

  2. 关键修改项

    • 启用AHCI模式:在SATA Operation菜单中将硬盘控制器改为AHCI模式,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快速存储技术错误”;
    • 禁用Secure Boot:关闭安全启动功能以允许第三方操作系统加载;
    • 调整启动顺序:将U盘设为第一优先级设备,保存设置并退出。
  3. 保存更改并重启:按Esc键保存配置,随后通过F12或其他快捷键调出临时启动菜单选择U盘作为引导设备。

正式安装流程

  1. 语言与地区设置:在欢迎界面选择“简体中文”,时区手动定位到上海以保证本地化准确性。

  2. 磁盘分区策略(重点)

    • 手动模式优势:相较于自动分配,自定义分区能更好地控制各挂载点的空间布局,典型方案如下表所示:
      | 分区类型 | 建议大小 | 文件系统 | 挂载点 | 作用说明 |
      |—————-|————-|—————|————–|———————–|
      | EFI系统分区 | 300MB~1GB | EFI System | /boot/efi | 存储启动引导文件 |
      | /boot | 1~2GB | ext4 | /boot | 内核及初始化脚本存放处 |
      | Swap交换区 | 8~16GB | swap | (无) | 虚拟内存扩展区域 |
      | 根目录(/) | ≥30GB | ext4 | / | 系统核心程序安装路径 |
      | 用户主目录(/home)| 剩余全部空间 | ext4 | /home | 个人文档与配置文件存储地 |
    • 注意事项:确保“安装启动引导器的设备”指向正确的EFI分区设备节点,否则可能导致无法引导系统。
  3. 用户账户创建:至少设置两个账号——具有sudo权限的管理用户和日常使用的普通用户,强烈建议启用自动登录功能以便初期调试。

  4. 更新与网络配置:安装阶段可选择不联网以加快速度,待基础环境搭建完成后再通过APT源进行软件包更新。

常见问题排查

  1. 启动失败处理:若遇到GRUB缺失错误,检查BIOS中的启动顺序是否正确指向了安装有Ubuntu的硬盘;对于双系统场景,可以使用EasyBCD修复Windows下的多系统引导条目。

  2. 驱动兼容性问题:多数现代硬件已被Linux内核原生支持,但某些无线网卡可能需要额外安装专有驱动,可通过“软件中心”搜索对应厂商提供的官方闭源模块解决。

  3. 显示异常调整:分辨率过低时尝试修改GRUB配置文件中的nomodeset参数;字体模糊则更新系统的字体渲染库。

FAQs

  1. Q: 为什么在安装过程中看不到准备好的空闲分区?
    A: 这可能是由于未正确刷新磁盘列表导致,请返回上一步重新扫描设备,或者检查是否意外勾选了“加密分区”等高级选项干扰了识别逻辑,某些旧版BIOS可能存在对GPT格式的支持缺陷,此时改用MBR分区表可能解决问题。

  2. Q: 如何在已安装Windows的电脑上实现Ubuntu共存?
    A: 推荐采用“其他选项”进行手动分区,避免选择“与Windows Boot Manager共存”这项高风险设置,最佳实践是为Ubuntu预留独立的物理硬盘空间,并通过EasyBCD添加双重启动菜单,注意安装顺序应遵循先装旧系统后装新系统的原则。

通过以上步骤,您已成功在物理机上部署了Ubuntu操作系统,接下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安装桌面环境增强组件或开发工具链,享受开源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