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机bond方式
- 物理机
- 2025-08-03
- 3
是关于物理机bond方式的详细介绍:
概念与作用
Bond(绑定)是一种虚拟网卡技术,通过将服务器的两个或多个物理网口配置为一个bond,这些网口不仅被绑定为同一个IP地址,MAC地址也会自动设定为同一个,进而构成一个虚拟的网口,其主要作用包括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实现业务接口的流量负载均衡以及提供冗余备份功能,当其中一个网口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网口进行处理,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Linux系统下的bond模式及配置示例
-
查看可支持的模式:在Linux系统中,可以使用
cat /proc/net/bonding/modes
命令查看当前内核支持的bond模式,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主备模式、负载均衡模式等。 -
常见模式介绍
- 主备模式(Active-Backup):这种模式下,只有一个物理接口处于活动状态,其他接口作为备份,当活动接口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备份接口继续工作,此模式适合对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但流量需求不是特别大的场景。
- 负载均衡模式(Load Balancing):在该模式下,数据包会根据特定的算法分配到各个成员接口上进行传输,从而实现带宽叠加的效果,提高整体的网络吞吐量,常见的算法有轮询(Round Robin)、基于哈希的策略等,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大流量传输的业务环境。
-
配置步骤
- 修改配置文件:编辑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文件,添加类似如下内容来设置别名和相关参数,设置别名为bond0,并指定MII监控时间为100毫秒,模式为主备模式(mode=1):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iimon=100 mode=1
- 创建bond接口配置文件:新建一个针对bond0的配置文件,注意其中的TYPE项应改为bond0,而不是Ethernet,否则重启网卡时会出现错误,还需要对参与bond的物理接口进行相应配置,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加入到bond中。
- 重启网卡验证:完成上述配置后,重启网卡服务以使配置生效,然后使用工具如
ifconfig
或ip link show
等命令检查bond接口是否已成功创建并正常工作。
- 修改配置文件:编辑
Windows系统下的bond配置方法
-
查询网卡信息:登录Windows物理机,进入PowerShell命令行界面,执行
Get-NetAdapter
命令查询可用的网卡信息,假设“以太网 3”和“以太网 4”是要用于配置增强高速网络bond的网络设备。 -
创建端口组
- 方法一(交换机独立模式):若想提高OS侧出方向流量,可采用此方法,执行以下命令创建端口组:
New-NetLbfoTeam -Name qinq -TeamMembers "以太网 3","以太网 4" -TeamingMode SwitchIndependent -LoadBalancingAlgorithm Dynamic -Confirm:$false
“qinq”是规划的端口组名称,之后可以通过
get-NetLbfoTeamMember
和Get-NetAdapter
命令查询网络适配器列表确认配置情况。 - 方法二(主备模式):如果对流量没有特殊要求,可选择主备模式,先执行以下命令创建端口组:
New-NetLbfoTeam -Name Team2 -TeamMembers "以太网 3","以太网 4" -TeamingMode SwitchIndependent -LoadBalancingAlgorithm IPAddresses -Confirm:$false
这里的“Team2”是端口组名称,接着设置其中一个网口模式为备用模式,比如将“以太网 4”设为备用:
Set-NetLbfoTeamMember -Name "以太网 4" -AdministrativeMode Standby -Confirm:$false
- 方法一(交换机独立模式):若想提高OS侧出方向流量,可采用此方法,执行以下命令创建端口组:
-
配置IP地址等属性:执行
ncpa.cpl
命令进入“网络连接”界面,双击前面创建的端口组(如“Team2”),进入其属性页面,在“网络”页签下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 (TCP/IPv4)”,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配置好增强高速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后单击“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为增强高速网络规划的IP地址应在不与VPC网段冲突的情况下合理规划,且需要通过该网络通信的物理机须将其配置在同一个网段。 -
测试连通性:待其他物理机也完成类似配置后,互相ping对端增强高速网络配置的同网段IP,检查是否可以ping通,以验证配置是否正确有效。
-
删除网卡bond(可选):若后续不需要该bond配置,可在PowerShell中先查询要删除的增强高速网卡bond信息,如
Get-NetLbfoTeamNIC -Team Team2
,然后执行Remove-NetLbfoTeam -Name "Team2"
命令删除网卡bond,最后通过Get-NetAdapter
命令查询网络信息确认网卡已被删除。
操作系统 | 主要命令 | 功能描述 | 示例参数说明 |
---|---|---|---|
Linux | cat /proc/net/bonding/modes |
查看支持的bond模式 | 无 |
Linux | 编辑/etc/modprobe.d/bonding.conf |
设置bond别名及参数 |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iimon=100 mode=1 |
Windows PowerShell | Get-NetAdapter |
查询网卡信息 | 无 |
Windows PowerShell | New-NetLbfoTeam |
创建bond端口组 | -Name指定名称,-TeamMembers指定成员网卡,-TeamingMode设置团队模式等 |
Windows PowerShell | Set-NetLbfoTeamMember |
设置网口模式(如备用模式) | -Name指定网口名,-AdministrativeMode Standby设为备用模式 |
Windows PowerShell | Remove-NetLbfoTeam |
删除网卡bond | -Name指定要删除的bond名称 |
FAQs
-
Q: Linux系统中如何确定当前使用的bond模式?
A: 可以通过查看/proc/net/bonding/mode
文件来确定当前使用的bond模式,该文件中会显示具体采用的是哪种模式,如主备模式、负载均衡模式等,也可以使用cat /proc/net/bonding/modes
命令查看系统支持的所有bond模式,再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当前所使用的模式。 -
Q: Windows系统中如果不想使用某个已创建的bond端口组了,除了删除之外还有其他操作吗?
A: 如果暂时不想使用某个已创建的bond端口组,但又不确定是否会再次用到,可以考虑禁用它而不是直接删除,在“网络连接”界面中找到对应的端口组,右键点击选择“禁用”即可,这样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重新启用该端口组,而无需重新进行完整的配置过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禁用期间该端口组将无法正常工作,相关的网络通信也会受到影响,如果确定不再需要该端口组,则可以直接使用Remove-NetLbfoTeam
命令将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