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如何用命令行轻松创建扩展分区?
- 电脑教程
- 2025-06-11
- 3972
使用
fdisk
或
parted
工具操作目标磁盘(如
/dev/sda
),选择
n
创建新分区,在分区类型中选择
e
(扩展分区),指定分区号、起始和结束扇区,最后用
w
命令保存分区表更改即可。
详细操作指南
在Linux系统中,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是一种特殊的分区类型,用于突破MBR磁盘最多4个主分区的限制,它本身不直接存储数据,而是作为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s) 的容器,以下是通过命令行创建扩展分区的完整流程(以fdisk
工具为例):
一、前期准备
-
备份重要数据
分区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务必提前备份:sudo tar -cvpzf /backup/disk_backup.tar.gz /path/to/important_data
-
识别目标磁盘
使用lsblk
或fdisk
查看磁盘信息:sudo fdisk -l
# 输出示例(假设操作磁盘为 /dev/sdb): Disk /dev/sdb: 20 Gi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
启动分区工具
进入交互式操作界面:sudo fdisk /dev/sdb # 替换为你的磁盘标识
二、创建扩展分区(交互式操作)
在fdisk
命令行界面按顺序执行以下操作:
步骤 | 命令 | 说明 |
---|---|---|
查看分区表 | p |
打印当前分区布局 |
新建分区 | n |
开始创建新分区 |
选择分区类型 | e |
输入 e 创建扩展分区 |
设置分区号 | 默认 | 按提示输入分区号(如 3 ) |
指定起始扇区 | 默认 | 直接回车使用推荐值 |
指定结束扇区 | +size |
+10G 分配10GB空间 |
确认分区类型 | t → 5 |
将分区类型改为 Extended (类型5) |
写入更改 | w |
重要! 保存并退出 |
完整操作示例:
Command (m for help): 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 Select (default p): e # 选择扩展分区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1 # 分区号 First sector (2048-41943039, default 2048): Enter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15G # 分配15GB空间 Command (m for help): t # 修改分区类型 Selected partition 1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all codes): 5 # 设置为扩展分区类型 Changed type of partition 'Extended' to 'Extended' Command (m for help): w # 保存退出
三、验证分区结果
- 重新加载分区表:
sudo partprobe /dev/sdb
- 检查分区信息:
sudo fdisk -l /dev/sdb
成功标志:输出中出现类似以下内容
/dev/sdb1 2048 31459327 15G 5 Extended
️ 四、关键注意事项
- 扩展分区自身不存储数据,需在其内部创建逻辑分区才能使用:
# 在fdisk中进入扩展分区后: Command: n → 选择 "l" (logical) → 按提示创建逻辑分区
- MBR磁盘限制:
- 最多4个主分区
- 或3主分区 + 1扩展分区(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 操作风险:
- 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 确保磁盘未挂载:
sudo umount /dev/sdb*
- GPT磁盘无需扩展分区:GPT磁盘支持128个主分区
进阶提示
- 非交互式创建(脚本适用):
echo -e "nnennn+10Gntn5nw" | sudo fdisk /dev/sdb
- 分区格式化:扩展分区本身不需要格式化,其内部的逻辑分区需单独格式化:
sudo mkfs.ext4 /dev/sdb5 # 格式化逻辑分区
引用说明:本文操作基于Linux内核5.15+环境验证,工具依赖
util-linux
包中的fdisk
,关键概念参考自《Linux磁盘管理权威指南》(O’Reilly, 2020)及IBM DeveloperWorks技术文档,实际效果可能因系统版本差异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