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物理机支持什么磁盘
- 物理机
- 2025-07-26
- 9
机支持SCSI类型的云硬盘,包括超高IO、高IO、普通IO三种
机作为底层硬件设备,其支持的磁盘类型多样且需结合具体场景进行选择,以下是详细说明:
按接口类型分类
磁盘类型 | 特点 | 适用场景 |
---|---|---|
SATA盘 | 采用串行连接方式,具备纠错能力和热插拔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 | 个人电脑、低负载服务器 |
SAS盘 | 基于串行SCSI协议,传输速率高(主流达6Gbit/s),支持点对点直连和长距离传输 | 高性能数据库、企业级存储系统 |
NL-SAS盘 | 融合SAS接口与SATA盘体,兼顾性价比与可靠性(IOPS低于纯SAS但高于普通SATA) | 近线存储、归档类应用 |
SSD固态硬盘 | 无机械部件,读写速度极快,能耗低体积小;寿命有限且价格较高 | 操作系统启动盘、高频访问业务 |
云环境下的特殊支持
在云计算环境中,物理机还可挂载特定类型的云硬盘:
- IO性能分级:支持超高IO、高IO、普通IO三种类型的云硬盘,满足不同业务需求;
- 数量限制:单台物理机最多可挂载40块数据盘;
- 设备兼容性要求:必须使用SCSI-3协议类型的磁盘才能成功挂载,新建云硬盘时需在创建页面勾选“SCSI”作为设备类型。
挂载条件与限制
为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物理机挂载磁盘需遵循以下规则:
- 区域一致性:待挂载的磁盘必须与物理机处于同一可用分区;
- 状态约束:物理机需处于“运行中”或“关机”状态;非共享盘要求云硬盘为“可用”状态,共享盘则允许“正在使用”或“可用”状态;
- 标识管理建议:由于重启可能导致盘符变化,推荐通过WWN号或UUID来引用磁盘,在Linux系统中可通过
/dev/disk/by-id
目录查看WWN与盘符对应关系,或使用blkid
命令获取UUID。
容量差异解释
用户常发现操作系统显示的磁盘容量小于厂商标称值,主要原因包括:
- 计算标准不同:硬件厂商采用十进制(1GB=1000³字节),而操作系统使用二进制(1GB=1024³字节),例如标注600G的硬盘在系统中显示约557.9G;
- 隐藏分区占用:如引导分区、备份恢复区域等;
- 文件系统开销:分区初始化及元数据存储会消耗部分空间;
- RAID配置影响:组建RAID阵列时会有冗余或校验信息占用空间(如RAID 1模式下两块600G硬盘仅提供单块容量)。
操作注意事项
- 初始化新磁盘:新创建的云硬盘挂载后需登录系统进行格式化操作方可正常使用;
- 避免直接依赖盘符:因重启可能导致设备名称变动,建议在
/etc/fstab
中使用UUID而非盘符实现持久化挂载; - 验证设备类型:登入系统后可通过
lsscsi
命令检查卷类型是否为“VBS fileIO”,以此确认云硬盘已正确识别。
FAQs
Q1: 为什么物理机重启后云硬盘的盘符会发生变化?
A: 这是由于操作系统重新扫描设备顺序导致的,当物理机重启时,云硬盘的加载顺序可能受本地磁盘数量、挂载时间等因素影响而改变,为避免业务中断,建议通过WWN号或UUID唯一标识磁盘,而非直接使用动态分配的盘符。
Q2: 如何确保挂载的云硬盘在重启后仍能被正确识别?
A: 在配置文件(如/etc/fstab
)中使用磁盘的UUID进行挂载设置,可通过blkid
命令获取目标磁盘的UUID,并将其替换原有的设备路径条目,这种方式不依赖于设备名称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因盘符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