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机 > 正文

华为物理机安装系统

物理机可通过BMC挂载光盘或U盘启动方式安装系统,支持多种Linux发行版如Ubuntu、openEuler等,具体步骤参考官方指南。

是关于华为物理机安装系统的详细步骤指南,涵盖从准备工作到系统部署的全流程操作:

前期准备

  1. 硬件要求

    • 必备组件:管理电脑(用于控制台操作)、目标设备(安装系统的服务器)、显示器(查看进度)、至少两个≥8G的U盘(避免制作失败风险)、专用系统盘(推荐50G-1T)、数据盘(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容量)。
    • 性能建议:上行带宽越高,配置越强;例如5Gbps环境需搭配线程≥48、主频≥2.0G的CPU及≥64G内存。
  2. 软件工具下载

    • 镜像获取:从官方或可信源下载ISO文件,如CentOS、Ubuntu或openEuler等;通用业务镜像可访问www.onethingcloud.com/download-center/?download=x86iso。
    • 烧录工具:Windows平台推荐使用Rufus,支持Legacy(MBR)和UEFI(GPT)模式;Linux用户可用UltraISO进行镜像写入。
  3. BIOS设置调整

    • 启动顺序修改:开机时按F2/Del等键进入BIOS,将U盘设为第一启动项,若遇兼容性问题,可在Legacy与UEFI模式间切换尝试。
    • CPU性能优化:进入【Advanced】→【Performance Config】→【Power Policy】选择“Performance”以提升安装效率。

安装流程详解

U盘启动安装(以CentOS 7为例)

  1. 制作可启动U盘

    使用Rufus或UltraISO将ISO镜像写入U盘,确保格式化为对应分区格式(MBR/GPT),此过程约耗时3分钟,完成后显示“准备就绪”。

  2. 引导与初始化

    华为物理机安装系统  第1张

    • 插入U盘并重启设备,在启动界面选择U盘作为引导介质,若报错提示找不到启动文件,可通过命令ls /dev对比拔出前后的设备名称变化,手动指定正确的路径(如inst.stage2=hd:/dev/sdb4),修改后按Ctrl+X执行。
  3. 系统配置阶段

    • 时区设置:定位至Asia→Shanghai。
    • 键盘布局:默认English(US),后续可添加中文支持。
    • 安装源选择:优先选用Local media本地介质。
    • 软件包组:根据需求勾选Minimal Install(最小化)、Server with GUI(带图形界面)等选项。
    • 磁盘分区策略:采用自定义分区模式,典型方案包括:创建200M的/boot分区存放启动文件;依据物理内存大小设置交换分区(swap),通常为内存容量的2倍;剩余空间分配给根目录“/”。
  4. 网络与用户设置

    • 主机名定义:例如centos-7。
    • 管理员密码设定:务必记录保存,用于后续登录系统。
    • 网络连接方式:支持动态DHCP、静态IP或单线拨号,配置完成后通过ping测试连通性。

BMC挂载光盘安装(适用于Atlas服务器系列)

  1. 适用场景:针对Ubuntu、openEuler及银河麒麟等系统,参考官方指南完成镜像挂载,Atlas服务器 Ubuntu 20.04 操作系统安装指南(x86)》提供了详细的分步说明。

  2. 操作要点:通过iBMC管理界面上传ISO文件至虚拟光驱,随后在控制台中启动安装程序,此方法无需额外制作启动介质,适合远程批量部署。

高级自动化方案(eSight一键式安装)

  1. 前提条件:服务器iBMC版本不低于2.36,且与维护PC网络互通,支持型号包括RS221G1、RH2288H V3/V5系列等。

  2. 自动化流程

    • 在eSight部署工具中创建任务,勾选“自动安装OS”;若RAID卡非SAS3152型号,需预先手工配置RAID阵列。
    • 参数预置:全局配置涵盖Bond绑定、网络规划、时区同步及NTP服务;节点信息包括主机名、默认网关、IP地址规划等。
    • 多平面网络支持:单平面部署仅需配置外部访问网络;双平面需分离心跳/复制流量;三平面进一步隔离南北向数据流。
  3. 用户权限体系

    root用户拥有最高权限;ossuser负责日常运维;ossadm管理软件生命周期;sopuser用于安全加固后的SSH访问,数据库层面设置sys管理员账户及数据完整性校验密钥保护密码。

注意事项与故障排查

  1. 数据安全警示:安装过程会清空目标磁盘的所有数据,请提前备份重要文件。

  2. 缓存策略差异:当系统盘可用容量≥250G时,才会提示是否启用缓存机制,推荐输入n禁止缓存以获得更稳定的性能表现。

  3. 常见错误处理:若启动失败,检查BIOS启动顺序是否正确;分区异常时重新审视磁盘选型逻辑;网络不通则验证网线连接状态及防火墙设置。


FAQs

Q1: U盘启动后无法进入安装界面怎么办?
A: 首先确认BIOS中已启用U盘作为首选启动项,如果仍无法引导,尝试更换USB接口或重新制作启动盘,若遇到报错提示找不到启动文件,请按照上述步骤使用ls /dev命令定位正确的设备路径,并在编辑界面手动修改inst.stage2=hd:/dev/XXX后的地址。

Q2: 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区方案?
A: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标准分区或自定义分区,对于大多数场景,推荐以下简单方案:创建200M的/boot分区存放启动文件;交换分区(swap)大小设置为物理内存的2倍;剩余空间全部分配给根目录“/”,这种设计既能保证基本功能正常运行,又能充分利用磁盘空间,对于高负载业务,可以考虑增加swap容量或调整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