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机 > 正文

VXLAN如何对接物理机?

VXLAN与物理机对接通常需要物理机作为VTEP端点,实现方式包括:物理交换机充当VTEP、物理服务器上部署支持 VXLAN的虚拟交换机(如OVS)、或使用支持VXLAN卸载的智能网卡,关键在于物理机需具备VTEP功能并能封装/解封装VXLAN报文,同时底层IP网络需保证VTEP间可达。

VXLAN与物理机对接:打破虚拟与物理的边界

在云数据中心环境中,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技术解决了传统VLAN ID数量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大规模、灵活的Overlay网络,但当虚拟化网络需要与传统物理服务器通信时,如何实现VXLAN网络与物理机的无缝对接成为关键挑战,以下是几种核心对接方案:

VXLAN网关(集中式/分布式)—— 主流选择

原理:
在物理网络边界部署支持VXLAN的硬件交换机或路由器作为VXLAN网关(也称为VXLAN L2/L3 GW),网关承担核心角色:

  1. VTEP功能: 作为VXLAN隧道的终结点,封装/解封装VXLAN报文。
  2. 映射与转发: 维护VXLAN网络标识(VNI)与传统物理网络标识(如VLAN ID)的映射关系,并在两者间转发流量。
  3. 路由功能(L3 GW): 实现不同VXLAN网段间、VXLAN网段与传统IP子网间的三层路由。

对接方式:

  1. 物理服务器连接网关: 物理服务器通过标准以太网线缆接入网关设备的物理端口。
  2. 网关端口配置:
    • Access模式: 端口直接绑定到特定VLAN(物理服务器感知的VLAN)。
    • Trunk模式: 端口允许特定VLAN通过(物理服务器配置对应VLAN Tag)。
  3. 网关建立VXLAN映射: 在网关配置中将该物理端口所属的VLAN(或VLAN列表)映射到对应的VNI。VLAN 10 <--> VNI 10000
  4. 网关建立VXLAN隧道: 网关与其他VTEP(如虚拟化平台的vSwitch)建立VXLAN隧道。

通信流程(物理机访问虚拟机):

  1. 物理服务器发送普通以太网帧(目标MAC为虚拟机MAC,带或不带VLAN Tag)。
  2. 网关接收帧,根据入端口配置识别出对应的VLAN(如VLAN 10)。
  3. 网关查询映射配置,找到该VLAN对应的VNI(如VNI 10000)。
  4. 网关作为VTEP,将原始以太网帧封装成VXLAN报文(外层IP头指向目标VTEP IP,UDP头,VXLAN头包含VNI=10000)。
  5. VXLAN报文通过IP网络传输到目标VTEP(如ESXi/vSwitch)。
  6. 目标VTEP解封装VXLAN报文,还原原始以太网帧,并根据VNI=10000将其转发给对应的虚拟机。

优点:

  • 物理机无需改造: 物理服务器使用标准网卡和驱动,无需感知VXLAN。
  • 集中管理: 网络策略(ACL, QoS)可在网关上集中实施。
  • 成熟稳定: 主流网络厂商(Cisco, Huawei, Arista, Juniper等)硬件交换机均支持。

缺点:

VXLAN如何对接物理机?  第1张

  • 潜在瓶颈: 所有进出VXLAN网络的流量都需流经网关,可能成为性能瓶颈。
  • 单点故障风险: 集中式网关需做高可用(如VRRP, MLAG)。
  • 成本: 需要购买支持VXLAN GW功能的高性能交换机。

主机代理模式(Host Proxy / vRouter)—— 软件定义方案

原理:
在物理服务器所在的同一物理网络(Underlay)中,部署一台或多台运行特殊软件的服务器(物理或虚拟机),该软件实现VTEP功能,充当物理服务器流量的“代理”。

对接方式:

  1. 部署代理节点: 安装支持VXLAN的软件(如Open vSwitch, FRRouting, 商业SDN控制器组件)。
  2. 物理服务器连接: 物理服务器通过标准网络接入与代理节点相同的二层域(通常同一VLAN)。
  3. 代理配置:
    • 配置VTEP IP地址。
    • 配置代理节点与物理服务器的连接关系(如监听特定VLAN或MAC地址)。
    • 建立到其他VTEP(虚拟化平台)的VXLAN隧道。
    • 配置VNI与物理网络(或特定服务器)的映射。
  4. 流量引导(关键):
    • ARP代答/ND Proxy: 代理节点响应物理服务器对虚拟机IP的ARP请求,返回代理节点的MAC地址,物理服务器将发往虚拟机的流量发给代理节点。
    • 静态路由: 在物理服务器或物理网络路由器上配置指向代理节点IP的静态路由(目标为虚拟机网段)。

通信流程(物理机访问虚拟机):

  1. 物理服务器发送ARP请求(目标IP=虚拟机IP)。
  2. 代理节点代答ARP,回复自己的MAC地址。
  3. 物理服务器发送目标MAC=代理MAC、目标IP=虚拟机IP的IP报文。
  4. 代理节点(作为VTEP)接收该IP报文。
  5. 代理节点根据目标IP查找路由/映射,确定目标VTEP IP和对应VNI。
  6. 代理节点将原始IP报文封装成VXLAN报文(外层IP头指向目标VTEP IP,VXLAN头包含VNI)。
  7. VXLAN报文通过IP网络传输到目标VTEP。
  8. 目标VTEP解封装,将原始IP报文转发给虚拟机。

优点:

  • 无需专用硬件网关: 可利用通用x86服务器。
  • 更灵活部署: 软件方案易于集成到SDN/云管理平台。
  • 潜在分布式优势: 可部署多个代理分担流量。

缺点:

  • 配置复杂: ARP代答/路由配置需要精细管理。
  • 性能依赖: 代理节点的处理能力(CPU、网络)直接影响性能。
  • 潜在广播问题: 需妥善处理BUM流量。
  • 物理机需感知代理: 通过ARP或路由改变流量路径。

物理机直接支持VXLAN(较少见)

原理:
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支持VXLAN Offload功能的智能网卡(如支持SR-IOV的NIC)及驱动,并在主机操作系统内配置VTEP功能。

对接方式:

  1. 硬件要求: 物理服务器配备支持VXLAN封装/解封装卸载的网卡(如部分Mellanox, Intel网卡)。
  2. 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安装支持VXLAN的驱动和网络栈(如Linux内核支持)。
  3. 配置VTEP: 在物理服务器上配置VTEP IP地址、VNI、建立到其他VTEP的隧道。
  4. 应用绑定: 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通过特定的网络接口(关联到VNI)进行通信。

通信流程: 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发出的流量,由操作系统网络栈或智能网卡直接封装成VXLAN报文发送到目标VTEP;接收时由网卡或OS解封装。

优点:

  • 极致性能: Offload减轻CPU负担,延迟最低。
  • 端到端Overlay: 物理机完全融入Overlay网络。

缺点:

  • 硬件依赖性强: 需要特定型号网卡支持。
  • 配置管理复杂: 每台物理机都需独立配置VTEP,规模化管理困难。
  • 适用场景窄: 主要用于HPC、NFV等对性能要求极高且服务器数量可控的场景。

关键考量因素与选型建议

因素 VXLAN硬件网关 主机代理模式 物理机直支持
物理机改造需求 需支持VXLAN的网卡/驱动
主要优势 成熟稳定、集中管理 无需专用硬件、灵活 极致性能
主要劣势 潜在瓶颈、成本高 配置复杂、性能依赖代理节点 硬件依赖、管理复杂
适用规模 中大型 中小型、SDN环境 小型、特定高性能场景
典型部署位置 物理ToR/Spine交换机 x86服务器/虚拟机 物理服务器内部
运维复杂度 中高

总结与建议:

  • 绝大多数场景首选VXLAN硬件网关: 尤其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利用核心或汇聚层交换机的VXLAN GW功能是稳定、可靠且易于管理的方案,确保网关设备具备足够性能和冗余。
  • 软件定义环境考虑主机代理: 在云原生或已有SDN控制器的环境中,主机代理方案能提供灵活性,但需关注代理节点的性能和HA设计。
  • 物理机直支持慎用: 仅在特殊的高性能计算或网络功能虚拟化场景,且具备相应硬件和管理能力时考虑。

理解VXLAN与物理机对接的核心在于解决物理网络(VLAN/IP)与Overlay网络(VNI)的映射与转换问题,选择哪种方案取决于具体的网络规模、现有基础设施、性能要求、预算以及运维团队的技能,清晰的规划和正确的网关/代理配置是实现虚拟与物理世界无缝通信的基石。

引用说明:

  • RFC 7348 – 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VXLAN)
  • Cisco VXLAN 技术文档
  • Huawei CloudEngine VXLAN 配置指南
  • VMware NSX 网络虚拟化文档
  • Linux Kernel Documentation – VXLA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