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转发名词解释
- 行业动态
- 2025-02-19
- 9
存储转发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解释:
1、定义:
存储转发是一种传统的数据交换方式,也是最早使用的一种转发方法,它是指交换机或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后,先将数据包完整地存储在设备的缓存中,然后对数据包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检查,如校验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等,待处理完成后再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等信息,选择合适的端口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2、工作原理:
当数据帧进入交换机的输入端口时,交换机会启动接收进程,开始收取帧,并将其完整地存储在高速缓存中,随后,交换机会对存储的数据帧进行循环冗余码校验(CRC)检查,以检测数据是否出错,如果数据帧正确无误,交换机会根据数据帧的目的地址查找输出端口,并通过该端口的高速缓存将数据帧转发出去。
3、优点
可靠性高:通过在转发前对数据进行完整的校验和检查,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和丢包现象。
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可以实现不同速度的输入/输出端口间的交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例如将10Mbps低速包存储起来,再通过100Mbps速率转发到端口上。
具备错误检测能力:在接收完整个数据帧后进行CRC校验,能够及时发现并丢弃损坏的数据帧,避免错误的数据在网络上传播。
4、缺点:
数据处理时延较大:由于需要等待整个数据包全部接收并存储后再进行处理和转发,导致数据处理的时间延迟相对较大,这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受到影响。
5、存储转发交换方式的类型
报文交换技术:当报文交换技术用于通信双方为相邻接点的情形,信源直接将报文投递给信宿;当通信双方不在同一物理网络时,则将准备好的报文经由一定的路由选择机制通过中间节点传给接收方,但这种方式一次交换处理的数据量大,对通信处理的存储和处理能力要求较高,易造成堵塞,灵活性和可靠性较低。
分组交换技术:将一个报文中有效载荷数据分割成多个分组,并加上控制信息后组建出一个个分组,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中间节点需要判断分组的对错并进行路由选择,这种方式避免了网络堵塞,且分组的处理效率高,整体效率也较高,但存在分组丢失、破损、乱序等问题。
数据报交换技术:每次传输的数据包是分组,是一种“无连接”的数据交换技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路由算法动态选择数据报的传输路径,且是无序传输。
虚电路交换技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通信双方间会建立专门的动态逻辑电路,类似于信道复用技术复用中间节点的策略进行数据交换,每个成功的虚电路有一个识别号码编码到分组里,分组通过专用通道进行有序传输,降低了辅助开销。
存储转发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交换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虽然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优化,其应用前景依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