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供水企业对智慧水务的建议
- 行业动态
- 2025-04-23
- 6
供水企业应引入智能监测系统,优化管网调度,推广远程抄表,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需求,实现节水高效运营
供水企业对智慧水务的建议
数据采集与监控体系完善
- 多源数据采集
- 在水源地安装水质监测仪器,实时采集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等关键水质参数,以及水位、流量等信息,为水源保护和取水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 沿供水管网布置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精确获取管网的压力、流量数据,掌握管网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爆管、漏水等。
- 在泵站、水厂等关键设施处设置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点,收集水泵、电机、加药设备等的运行参数,包括转速、电流、电压、药剂投加量等,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性能评估。
- 智能监控平台建设
- 构建统一的智慧水务监控平台,整合各类数据采集终端,实现对水源地、水厂、管网、泵站等全流程的集中监控。
- 平台具备数据实时展示、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处理、报警功能,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地图界面,工作人员能快速了解水务系统的运行状况,对异常数据及时进行标注和分析,当数据超出设定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数据采集点 | 采集参数 | 采集频率 | 传输方式 |
---|---|---|---|
水源地 | 水质(水温、pH、溶解氧、浊度等)、水位、流量 | 实时或按设定时间间隔(如每分钟) | 无线通信(如GPRS、NB-IoT) |
管网 | 压力、流量 | 实时或按设定时间间隔(如每15分钟) | 无线通信(如LoRaWAN)或光纤 |
泵站、水厂设备 | 转速、电流、电压、药剂投加量等 | 实时或按设定时间间隔(如每5分钟) | 有线网络(如以太网)或无线通信 |
智能水表应用推广
- NB-IoT智能水表选型
- 优先选择具备高精度计量、低功耗、强抗干扰能力的NB-IoT智能水表,这种水表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测量用水量,且在复杂环境下仍能稳定工作,减少计量误差。
- 水表应具备远程抄表、实时数据传输、阀门控制等功能,通过NB-IoT网络,水表数据可以定期自动上传至管理系统,无需人工上门抄表,同时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远程控制水表阀门,实现远程开关阀操作,方便用水管理。
- 数据管理与应用
- 建立智能水表数据管理系统,对海量的用水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深入了解用户的用水习惯、用水规律,为水资源调配、水价制定、节水措施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
- 利用水表数据实现用水异常监测,如发现用户用水量突然增加或减少、长时间零用水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用户并排查原因,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漏水事故的发生。
管网漏损控制与管理
- 漏损监测技术应用
- 部署基于声学原理的漏损监测设备,如噪声记录仪、相关仪等,噪声记录仪可长期安装在管网关键节点,实时监测管网噪声,通过分析噪声特征判断是否存在漏水隐患;相关仪则用于在怀疑有漏点的区域,通过两个监测点接收漏水产生的声波信号,计算出漏点位置,提高漏损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利用压力记录仪监测管网压力变化,结合流量数据,建立管网漏损模型,当压力出现异常波动且流量变化不符合正常用水规律时,系统自动预警可能存在的漏损情况,为及时抢修提供线索。
- 漏损修复与预防
- 建立专业的漏损修复队伍,配备先进的抢修设备和材料,确保在发现漏点后能够迅速响应,及时进行修复,修复过程中,采用高质量的管材和连接技术,保证修复质量,延长管网使用寿命。
- 加强管网预防性维护,定期对管网进行巡查、清洗、防腐处理,通过巡查及时发现管网外部的损坏迹象,如地面塌陷、管道裸露等;清洗管网可以去除管内沉积物,减少水垢对管道的腐蚀;防腐处理则能有效防止管道因腐蚀而发生漏损。
水质安全保障措施强化
- 水质在线监测与预警
- 在水厂出水口、管网中途加压站、小区二次供水泵房等关键节点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对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监测指标包括余氯、浊度、细菌总数、COD(化学需氧量)等常规指标以及重金属、消毒副产物等潜在风险指标。
- 建立水质预警模型,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设定各指标的预警阈值,当水质指标接近或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如调整加药量、停止供水等,确保水质安全。
- 应急处理能力提升
- 制定完善的水质应急预案,明确在不同水质被墙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预案应包括水源被墙、水厂工艺故障、管网二次被墙等各种可能引发水质问题的情景,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启用备用水源、紧急投加消毒剂、停止受影响区域供水等。
- 储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消毒剂、活性炭、应急供水设备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优化调度与节能降耗
- 智能调度系统建设
- 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控平台,构建智能调度系统,该系统综合考虑水源地水位、水质,水厂生产能力,管网压力、流量,用户用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实现对水源取水、水厂生产、管网供水的优化调度。
- 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用水数据预测未来用水趋势,提前调整泵站运行频率、水厂生产计划等,确保供水压力稳定、水量充足,同时避免过度供水造成的能源浪费。
- 节能设备与技术应用
- 在泵站中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管网压力和用水需求自动调整水泵转速,使水泵始终在高效区运行,降低电耗,选用高效节能型水泵和电机,提高设备能效。
- 水厂加药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根据原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求精确投加药剂,减少药剂浪费,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水处理工艺,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消毒技术等,在提高水质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客户服务与互动提升
- 用水信息服务平台搭建
- 建立用水信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用水信息查询服务,用户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渠道查询自家用水情况,包括用水量、水费账单、水质信息等,随时随地掌握用水动态。
- 平台设置用水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用水建议,如节水技巧、用水高峰期提醒等,帮助用户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用户可通过平台提交用水问题反馈、报修申请等,实现与供水企业的便捷互动。
- 客户反馈机制优化
- 设立专门的客户服务热线,确保24小时畅通,及时受理用户的咨询、投诉和建议,建立客户反馈处理流程,对用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登记、转办,并跟踪处理进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 定期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用户对供水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1:智慧水务建设中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答:在智慧水务建设中,数据安全至关重要,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传输和存储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改动,在传感器与监控平台之间、监控平台与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SSL/TLS等加密协议,建立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敏感数据,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异地安全数据中心,以防止本地数据丢失或损坏,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载入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止外部网络攻击。
问题2:智慧水务项目实施的资金如何解决?
答:智慧水务项目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一是政府财政支持,政府可将智慧水务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给予专项财政资金支持,二是企业自筹资金,供水企业可通过自身盈利积累、资产抵押等方式筹集部分资金,三是引入社会资本,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水务项目建设和运营,与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合作,共同投资建设智慧水务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分享项目收益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