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如何正确安装服务器外置RAID卡?
- 行业动态
- 2025-04-21
- 5
安装外置RAID卡需先关闭服务器并断开电源,打开机箱找到PCIe插槽,插入RAID卡固定螺丝,连接SAS/SATA数据线与硬盘背板,启动服务器进入RAID配置界面,按需创建RAID阵列并配置参数,保存设置后安装驱动即可完成部署。
服务器外置RAID卡安装与配置详解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
- 操作前佩戴防静电手环或触摸金属物体释放静电,避免静电损坏硬件。
- 确保服务器完全断电,拔除电源线并长按开机键10秒释放残余电流。
- 兼容性确认:
- 检查RAID卡型号是否与服务器主板、操作系统兼容(参考服务器厂商的兼容性列表)。
- 确认RAID卡支持的接口类型(如SAS/SATA)与硬盘匹配。
- 数据备份:
若服务器已有数据,需提前备份,避免安装过程中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
所需工具与材料
- 外置RAID卡(如HPE Smart Array、LSI MegaRAID等)
- 十字螺丝刀、防静电手套
- 配套的SAS/SATA数据线、电源线
- 服务器厂商提供的管理软件或驱动(提前下载至U盘)
硬件安装步骤
步骤1:拆卸服务器外壳
- 使用螺丝刀卸下服务器机箱盖螺丝,小心取下侧板,避免刮伤内部线路。
步骤2:定位PCIe插槽
- 根据RAID卡接口类型(如PCIe 3.0 x8),选择主板上空闲的对应插槽。
- 关键提示:优先使用主板标注为“优选插槽”的位置(通常靠近CPU),以确保带宽充足。
步骤3:安装RAID卡
- 移除选定的PCIe插槽后方的金属挡板。
- 将RAID卡金手指对准插槽,垂直向下均匀用力按压,直至卡扣自动锁紧。
步骤4:连接数据线与电源
- 用SAS/SATA线将RAID卡接口与硬盘背板连接(线缆需完全插入,听到“咔嗒”声)。
- 若RAID卡需独立供电,从服务器电源引出一根4针或6针电源线接入。
步骤5:固定与检查
- 使用螺丝将RAID卡固定在机箱后挡板处,避免松动。
- 检查所有连接线是否牢固,确保无线路遮挡散热风道。
RAID卡配置指南
步骤1:进入RAID管理界面
- 开机后,根据屏幕提示按快捷键(如戴尔服务器按Ctrl+R,华为服务器按Ctrl+H)进入RAID配置界面。
步骤2:创建RAID阵列
- 选择“Create Virtual Drive”或类似选项。
- 按需求设置RAID级别(如RAID 1/5/10)、条带大小(默认64KB或128KB)。
- 勾选需加入阵列的硬盘,确认参数后保存配置。
步骤3:初始化与格式化
- 完成阵列创建后,执行快速初始化(Quick Initialization)。
- 注意:若硬盘容量超过2TB,需选择GPT分区格式。
驱动与系统配置
- 安装驱动程序:
- 进入操作系统后,安装RAID卡厂商提供的驱动(如Linux系统需加载
megaraid_sas
内核模块)。
- 进入操作系统后,安装RAID卡厂商提供的驱动(如Linux系统需加载
- 操作系统识别:
在磁盘管理中确认新阵列已显示为独立存储设备。
- 性能优化:
启用写缓存(需配备备用电池模块BBU)以提升IO性能。
安装后验证
- 硬件检测:
重启服务器,进入BIOS确认RAID卡状态为“Healthy”。
- 压力测试:
- 使用工具(如
fio
或CrystalDiskMark
)测试读写速度,验证阵列稳定性。
- 使用工具(如
常见问题与排查
- 问题1:RAID卡未被识别
- 检查PCIe插槽是否启用(部分服务器需在BIOS中手动开启)。
- 重新插拔RAID卡,确保金手指接触良好。
- 问题2:阵列性能异常
- 更新RAID卡固件至最新版本。
- 检查硬盘健康状况(使用SMART工具)。
维护建议
- 定期更新固件:访问厂商官网下载固件,提升兼容性与安全性。
- 监控日志:通过管理软件(如HPE iLO、Dell OpenManage)查看RAID卡运行状态。
- 冗余保护:配置热备盘(Hot Spare)以应对硬盘故障。
引用说明
本文参考了HPE《Smart Array配置手册》、LSI《MegaRAID用户指南》及ANSI/TIA-942数据中心标准,实际操作请以具体硬件文档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