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光网络如何搭建

光网络搭建基础规划

  1. 需求分析

    • 明确覆盖范围(楼宇/园区/城域)
    • 计算带宽需求(如10G/40G/100G)
    • 确定节点数量与拓扑结构(星型/环型/链型)
  2. 光纤类型选择
    | 光纤类型 | 传输距离 | 适用场景 |
    |———-|———-|———-|
    | 单模光纤(SMF) | >100km | 长距离通信(城域网/骨干网) |
    | 多模光纤(MMF) | <550m | 短距离(企业局域网) |

  3. 波长与协议规划

    • 常用波长范围:1310nm(短距)、1550nm(长距)
    • 支持协议:Ethernet、Fiber Channel、SONET/SDH

核心硬件选型

  1. 光模块
    | 参数 | 说明 |
    |——|——|
    | 速率 | 根据需求选择1G/10G/40G/100G |
    | 接口类型 | SFP+/XFP/QSFP+等 |
    | 传输距离 | 匹配光纤长度(如10km/40km) |

    光网络如何搭建  第1张

  2. 光纤交换机/OLT

    • 端口密度:根据接入设备数量选择
    • 功能扩展:支持VLAN、QoS、SDN集成
  3. 光缆与配线架

    • 室外光缆:OS2单模光纤,含防水/防鼠咬保护层
    • 室内光缆:紧包光纤或带状光纤,便于机架管理

典型拓扑结构设计

拓扑类型 优势 适用场景
星型拓扑 易管理,单点故障隔离 企业局域网、数据中心
环型拓扑 自愈能力强 城域网、电力通信
双归拓扑 高可靠性 核心节点冗余备份

安装与调试步骤

  1. 光纤敷设

    • 弯曲半径:单模光纤≥30mm,多模光纤≥15mm
    • 标签系统:两端标注光纤编号与长度
  2. 熔接与测试

    • 使用光纤熔接机(损耗<0.1dB)
    • 测试工具:光时域反射仪(OTDR)检测链路损耗
  3. 设备配置

    • 通过网管系统统一配置VLAN、路由协议
    • 启用光模块DDM(数字诊断监控)功能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信号衰减过大 光纤弯曲过度/熔接不良 检查物理链路,更换尾纤
速率不匹配 光模块与交换机不兼容 升级固件或更换模块
自愈失效 环网协议配置错误 检查RPR/MSTP协议状态

相关问题与解答

Q1:如何选择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A1:根据传输距离和成本决定:

  • 多模光纤适用于500m内短距传输(如机房内),成本较低但带宽受限;
  • 单模光纤用于长距离(>10km),支持更高速率但需激光源。

Q2:光网络出现误码率高如何解决?
A2:排查步骤:

  1. 检查光模块清洁度,使用无纺布擦拭接口;
  2. 测试光功率(正常范围-8~-2dBm),调整发射功率;
  3. 通过OTDR定位链路损伤点,更换故障光纤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