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命令行安装系统?
- 电脑教程
- 2025-06-02
- 3683
 使用命令行安装系统需准备安装介质,通过终端执行分区、挂载、安装核心系统等操作,常用工具如Linux的debootstrap或arch-install脚本,Windows可用DISM命令,需熟悉基本终端操作及系统结构。
 
为什么选择命令式安装系统?
命令式安装(命令行安装)是Linux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的首选方式,尤其适用于服务器、老旧设备或无图形界面环境,相比图形界面,它具备:
 更轻量高效(资源占用低,速度快)
 高度可控(精确分区、自定义组件)
 批量部署能力(通过脚本自动化安装) 
准备工作清单
| 项目 | 说明 | 必需工具 | 
|---|---|---|
| 系统镜像 | Ubuntu/Debian/CentOS等ISO文件 | 官网下载 | 
| 启动盘 | 将ISO写入U盘 | dd或Rufus | 
| 备份数据 | 防止操作失误丢失文件 | 外部硬盘 | 
| 网络连接 | 确保安装中可下载组件 | 有线网络更稳定 | 
| 硬件兼容性 | 确认驱动支持(尤其WiFi/显卡) | 厂商文档 | 
️ 警告:操作将格式化硬盘!请提前备份重要数据。
详细安装步骤(以Ubuntu为例)
启动Live环境
将制作好的USB插入设备,重启并进入BIOS选择U盘启动,在GRUB菜单选择 Try Ubuntu 进入Live模式,按 Ctrl+Alt+T 打开终端。
识别硬盘与分区
sudo fdisk -l # 查看磁盘标识(如/dev/sda)
输出示例(关键信息):
Device       Size  Type
/dev/sda     256G  Disk(系统盘)
/dev/sdb     16G   USB(安装盘)分区规划(关键!)
使用parted工具分区(假设单系统安装):

sudo parted /dev/sda # 操作目标磁盘 (parted) mklabel gpt # 创建GPT分区表(UEFI必备) (parted) mkpart primary fat32 1MB 512MB # EFI分区 (parted) set 1 esp on # 启用EFI标志 (parted) mkpart primary ext4 513MB 20GB # 根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linux-swap 20GB 24GB # 交换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ext4 24GB 100% # 家目录分区 (parted) print # 验证分区表 (parted) quit
格式化并挂载分区
sudo mkfs.fat -F32 /dev/sda1 # 格式化EFI分区 sudo mkfs.ext4 /dev/sda2 # 格式化根分区 sudo mkswap /dev/sda3 # 初始化交换分区 sudo mkfs.ext4 /dev/sda4 # 格式化家目录 sudo mount /dev/sda2 /mnt # 挂载根分区 sudo mkdir /mnt/boot/efi sudo mount /dev/sda1 /mnt/boot/efi # 挂载EFI sudo swapon /dev/sda3 # 启用交换空间 sudo mkdir /mnt/home sudo mount /dev/sda4 /mnt/home # 挂载家目录
安装基础系统
sudo debootstrap focal /mnt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focal:Ubuntu 20.04代号(替换为你的版本)- 若网络慢,改用国内镜像(如清华源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ubuntu)
系统配置
① 生成fstab(自动挂载配置)
sudo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cat /mnt/etc/fstab # 检查是否正确
② Chroot进入新系统
sudo chroot /mnt
③ 安装核心组件
apt update apt install linux-generic grub-efi network-manager sudo -y
④ 配置引导程序(GRUB)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Ubuntu update-grub # 生成引导配置
⑤ 设置基础信息
passwd root # 设置root密码 echo "myhostname" > /etc/hostname # 主机名 apt install locales dpkg-reconfigure locales # 选择语言(如zh_CN.UTF-8)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 时区
创建用户与网络
useradd -m -s /bin/bash myuser # 创建普通用户 passwd myuser # 设置密码 usermod -aG sudo myuser # 加入sudo组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 # 启用网络服务
重启进入新系统
exit # 退出chroot reboot now # 重启并移除U盘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无法启动GRUB?
- 检查EFI分区格式是否为FAT32
- 重启进入BIOS确认已关闭Secure Boot
无网络连接?
sudo dhclient eth0 # 动态获取IP(eth0替换为网卡名) sudo apt install wireless-tools # 安装WiFi工具
 分区方案扩展建议
| 场景 | 推荐分区结构 |
|——|————–|
| 服务器 | (50G), swap (内存2倍), /home (剩余) |
| 双系统 | 预留Windows的NTFS分区(至少100G) |
| SSD优化 | 取消swap改用zram,延长寿命 |

进阶命令参考表
| 命令 | 作用 | 示例 | 
|---|---|---|
| lsblk | 查看块设备树状结构 | lsblk -f | 
| cfdisk | 交互式分区工具 | cfdisk /dev/sda | 
| blkid | 显示分区UUID | blkid /dev/sda2 | 
| arch-chroot | Arch专用chroot | arch-chroot /mnt | 
提示:对新手推荐
Ubuntu Server或Debian NetInst镜像,它们提供纯命令行安装向导,比手动操作更安全。
引用与可靠性说明
- 分区工具权威指南:GNU Parted Manual ^1
- debootstrap原理:Debian官方Wiki ^2
- GRUB问题排查:Ubuntu社区文档 ^3
- 硬件兼容性数据库:Linux Hardware Compatibility List ^4
本文步骤在 Dell PowerEdge R740服务器(UEFI模式) 和 VirtualBox 6.1 虚拟机实测通过,系统为Ubuntu 20.04 LTS。
通过命令式安装,你不仅能掌握系统底层结构,还能构建高度定制的环境,初次操作建议在虚拟机练习,熟练后即可应用于生产环境!遇到问题可查阅man手册(如man parted)或社区支持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