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巡检流程通常包括检查硬件状态、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服务运行状况,查看日志文件,进行性能测试与安全检查
 
服务器巡检流程
 
 
巡检前准备
 
(一)人员安排
 
 
  
   
   | 人员角色 | 职责描述 | 
 
  
  
   
   | 巡检负责人 | 整体把控巡检流程,协调资源,对巡检结果进行审核与归纳。 | 
 
   
   | 技术支持人员 | 协助进行服务器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处理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 | 
 
   
   | 记录员 | 详细记录巡检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 
 
  
 
(二)工具准备
 
 
  
   
   | 工具名称 | 用途 | 
 
  
  
   
   | 远程连接工具 | 如 Xshell、Putty 等,用于远程登录服务器进行操作与查看。 | 
 
   
   | 系统监控工具 | Nagios、Zabbix 等,可实时监测服务器的 CPU、内存、磁盘 I/O 等性能指标。 | 
 
   
   | 网络测试工具 | 如 Ping、Tracert、Netstat 等,用于检测服务器网络连接状况。 | 
 
   
   | 硬件检测工具 | 针对服务器硬件,如硬盘检测工具 MHDD、内存检测工具 MemTest 等,检查硬件健康状态。 | 
 
  
 
(三)资料收集
 
 
  
   
   | 资料类型 | 详细信息 | 
 
  
  
   
   | 服务器文档 | 包括服务器的配置清单、操作系统版本、应用软件安装情况、网络拓扑图等,了解服务器的基本架构与运行环境。 | 
 
   
   | 运维日志 | 查看近期的服务器运维日志,了解服务器的运行历史、是否出现过故障及处理情况,为本次巡检提供参考。 | 
 
  
 
外观及环境检查
 
(一)机房环境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温度 | 保持在 18 27℃之间 | 查看机房温度计,或通过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获取数据。 | 
 
   
   | 湿度 | 维持在 40% 60%相对湿度 | 使用湿度计进行测量。 | 
 
   
   | 电力供应 | UPS 工作正常,备用电源可用 | 观察 UPS 设备运行状态指示灯,检查备用电源切换功能。 | 
 
   
   | 消防设施 | 灭火器在有效期内,烟雾报警器正常工作 | 查看灭火器压力指示和有效期标签,测试烟雾报警器。 | 
 
  
 
(二)服务器外观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机箱外观 | 无明显划痕、变形,机箱门关闭正常 | 肉眼观察,尝试开关机箱门。 | 
 
   
   | 指示灯状态 | 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等显示正常 | 查看指示灯颜色和闪烁状态,对照服务器说明书判断是否正常。 | 
 
   
   | 线缆连接 | 各类线缆连接牢固,无松动、破损 | 逐一检查电源线、网线、存储线缆等连接情况,轻轻拉动线缆确认是否牢固。 | 
 
  
 
系统及软件检查
 
(一)操作系统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系统版本 | 与文档记录一致,且为正版授权 | 通过操作系统 “ 页面查看版本信息,检查授权证书。 | 
 
   
   | 补丁更新 | 已安装最新安全补丁 | 使用系统自带的更新程序或第三方补丁管理工具进行检查。 | 
 
   
   | 系统日志 | 无异常错误或警告信息 | 通过事件查看器查看系统日志,重点关注错误和警告级别日志。 | 
 
  
 
(二)应用软件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软件运行状态 | 关键应用软件运行正常,无报错 | 通过软件自带的状态监测界面或任务管理器查看进程状态,检查软件日志。 | 
 
   
   | 版本兼容性 | 软件版本与操作系统兼容,且为最新版本 | 查看软件 “ 页面获取版本信息,对比软件官方发布的系统兼容性列表。 | 
 
   
   | 配置完整性 | 软件配置文件完整,参数设置正确 | 检查软件安装目录下的配置文件,对比标准配置参数。 | 
 
  
 
性能检查
 
(一)CPU 性能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使用率 | 平均使用率低于 70%(根据服务器负载情况而定) | 通过系统监控工具查看 CPU 使用率历史曲线,计算平均值。 | 
 
   
   | 温度 | 在正常温度范围内(通常不超过 70℃) | 使用硬件监测工具查看 CPU 温度传感器数据。 | 
 
  
 
(二)内存性能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使用率 | 平均使用率低于 80% | 利用系统监控工具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统计。 | 
 
   
   | 交换分区使用率 | 交换分区使用率低于 10%(理想状态) | 查看系统磁盘使用情况,找到交换分区并检查其使用率。 | 
 
  
 
(三)磁盘性能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磁盘空间 | 系统盘剩余空间不低于 10%,数据盘根据业务需求保留合适空间 | 通过文件系统查看工具检查各磁盘分区剩余空间。 | 
 
   
   | I/O 性能 | 磁盘读写速度正常,无长时间 I/O 等待 | 使用磁盘性能测试工具进行读写测试,或通过系统监控工具查看磁盘 I/O 队列长度和等待时间。 | 
 
  
 
(四)网络性能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网络连接 | 服务器与网络连通正常,丢包率低于 1% | 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与网关及其他关键网络节点的连通性,统计丢包率。 | 
 
   
   | 带宽利用率 | 根据服务器业务需求,带宽利用率在合理范围内(如不超过 70%) | 通过网络流量监测工具查看服务器网络接口的流量统计。 | 
 
  
 
数据备份检查
 
(一)备份策略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备份频率 | 符合业务数据重要性和变更频率要求(如每日全备或增量备份) | 查看备份系统设置的备份计划和时间表。 | 
 
   
   | 备份范围 | 涵盖所有关键业务数据和系统配置信息 | 检查备份软件的配置文件或备份任务设置,确认备份的数据目录和文件类型。 | 
 
  
 
(二)备份存储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存储空间 | 备份存储空间充足,能满足一定周期内的备份需求 | 查看备份存储设备的容量和使用情况。 | 
 
   
   | 数据完整性 | 备份数据完整,可通过校验手段验证 | 使用备份软件自带的校验功能或第三方数据校验工具对备份数据进行检查。 | 
 
  
 
(三)备份恢复测试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恢复可行性 | 定期进行备份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能够成功恢复至服务器 | 模拟数据丢失场景,按照备份恢复流程进行恢复操作,检查恢复后的系统和数据是否正常。 | 
 
  
 
安全检查
 
(一)用户权限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权限分配 | 用户权限遵循最小化原则,无多余权限赋予 | 通过系统用户管理工具查看各用户权限设置,对比业务需求。 | 
 
   
   | 账号管理 | 无用账号已及时清理,账号密码强度符合要求 | 检查系统中的账号列表,查看是否有长期未使用的账号,检查账号密码复杂度设置。 | 
 
  
 
(二)系统安全防护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防火墙配置 | 防火墙规则合理,阻止非规网络访问 | 查看防火墙配置策略,检查入站和出站规则是否符合网络安全要求。 | 
 
   
   | 杀毒软件 |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干扰库更新及时 | 确认杀毒软件安装情况,查看干扰库更新日期。 | 
 
  
 
(三)数据安全
 
 
  
   
   | 检查项目 | 标准要求 | 检查方法 | 
 
  
  
   
   | 数据加密 | 敏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处理 | 检查数据传输协议是否支持加密,查看存储数据的加密设置。 | 
 
   
   | 数据访问审计 | 对重要数据访问有审计记录,便于追溯 | 查看数据访问审计系统,检查审计日志是否开启以及记录内容是否完整。 | 
 
  
 
巡检记录与报告
 
(一)记录整理
 
巡检过程中,记录员应详细记录各项检查项目的数据、发现的问题、处理过程及结果,记录内容包括时间、服务器名称、检查项目、具体情况描述等。

 
(二)报告编写
 
巡检结束后,根据记录内容编写巡检报告,报告应包括巡检概况、服务器整体运行状况、发现的问题及风险评估、处理建议、下次巡检注意事项等部分,报告语言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
 
(三)报告审核与分发
 
巡检报告由巡检负责人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审核通过后,将报告分发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如运维团队、管理层等,以便各方了解服务器运行情况,为后续的运维决策提供依据。
 

 
问题跟进与处理
 
对于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应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重大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如服务器硬件故障导致业务中断,应尽快更换硬件恢复服务;一般问题可制定详细的处理计划,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处理,如系统补丁更新可在业务低峰期进行,建立问题跟踪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相关人员。
 
相关问题与解答
 
问题 1:服务器巡检的频率如何确定?
解答:服务器巡检的频率应根据服务器的重要性、业务负载、运行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于核心业务服务器,建议每天进行一次简单巡检,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对于非核心业务服务器,可适当降低巡检频率,如每周进行一次简单巡检,每月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在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进行重大配置变更后,也应增加巡检次数,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
 
问题 2:在巡检过程中发现服务器性能下降,如何处理?
解答:通过性能检查工具进一步确定性能下降的具体原因,如是否是 CPU、内存、磁盘 I/O 或网络方面的问题,如果是由于资源耗尽导致的性能下降,如内存使用率过高,可考虑优化应用程序、增加内存或调整内存分配策略;若是磁盘 I/O 性能问题,可检查磁盘是否存在坏道、碎片过多等情况,进行相应的磁盘修复或整理操作,查看服务器近期的运维操作和业务变化,分析是否有新的应用程序或进程占用过多资源,如有,可对其进行优化或调整,在处理性能问题时,应密切关注服务器的运行状态,避免因操作不当
